[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信度推理的电推船舶电机PID参数整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1006.0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7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健;张雪林;徐晓滨;马雪;侯平智;高海波;胡燕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1/42 | 分类号: | G05B11/4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信度 推理 船舶 电机 pid 参数 方法 | ||
1.一种基于信度推理的电推船舶电机PID参数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不加负载的情况下,确定电力推进船舶他励直流电机的传递函数为:
式(1)中G表示他励直流电机的传递函数,u为输入端电枢电压,y为输出端电动机的转速;Ku为传递函数增益系数,Ta为电动机的电磁时间常数,Tm为电机时间常数;
(2)给出增量式PID控制算法的增量表达式和PID控制器输出表达式,计算分别如下
Δu(t)=KP[e(t)-e(t-1)]+KIe(t)+KD[e(t)-2e(t-1)+e(t-2)] (2)
u(t)=u(t-1)+Δu(t) (3)
式(2)中Δu(t)为t时刻的增量,e(t)、e(t-1)和e(t-2)分别为t、(t-1)和(t-2)采样时刻闭环控制系统的偏差值;KP、KI、KD分别为比例、积分和微分系数,KP∈[0,1]、KI∈[0,1]、KD∈[0,1];式(3)中,u(t)和u(t-1)分别为t、(t-1)时刻PID控制器的输出;
(3)构造关于PID控制器参数KP的信度推理模型,将闭环系统的输入,即电动机的设定转速r(t)作为信度推理模型的输入f1(t),r(t)一个周期内表达式为其中ts为采样间隔,每隔0.02s采样一次三角波信号,共采集t次,取t≥400;将闭环系统的输出变量,即电机的实际输出转速y(t)作为信度推理模型的输入f2(t),闭环控制系统偏差量e(t)=r(t)-y(t)作为信度推理模型的输入f3(t),KP作为模型输出;将f1(t),f2(t),f3(t)和KP表示成样本集合S={[f1(t),f2(t),f3(t),KP(t)]|t=1,2,...,Ts},其中[f1(t),f2(t),f3(t),KP(t)]为一个样本向量,Ts为采样时间;
(4)设定PID控制器参数KP的结果参考值集合并将D作为辨识框架,N为PID控制器参数KP的结果参考值个数,P表示PID控制器参数KP所对应的推理模型;输入变量fi的参考值集合i=1,2,3,Ji为输入信号fi的参考值个数;
(5)给定如表1所示的信度矩阵表来描述输入fi和结果KP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输入为fi时的参考值,表示当输入值fi取参考值时,结果值KP为参考值的信度,并有其中表示输入fi对应的参考值的证据;同时给定输入信息源fi的可靠性为riP,满足0£riP£1,并设定初始证据权重
表1输入fi的信度矩阵表
(6)在t时刻产生的样本数据向量X=[f1(t),f2(t),f3(t)]作为所建模型的输入量,根据步骤(5)中给定的信度矩阵表和输入信息源可靠性,通过信度推理可确定初始的PID控制器参数KP,具体步骤如下:
(6-1)输入值fi(t)根据式(4)转换为置信度的形式,αi,j表示对于参考值的匹配度计算如下:
(6-2)对于输入值fi(t),其必然落入某两个参考值构成的区间此时这两个参考值对应的证据和被激活,则输入值fi(t)的证据可由参考值证据和以加权和的形式获得
(6-3)利用式(5a)和式(5b)获得f1(t)、f2(t)和f3(t)的证据和利用证据推理规则对和进行融合,融合结果如下:
(6-4)根据步骤(6-3)得到的融合结果O(X(t))可估计出KP(t),计算公式如下:
(7)根据上述关于构造KP的信度推理模型的相同步骤(3)~步骤(6),构建关于KI的信度推理模型,步骤如下:
(7-1)构造关于PID控制器参数KI的信度推理模型,将闭环系统的输入,即电动机的设定转速r(t)作为信度推理模型的输入f1(t),r(t)一个周期内表达式为其中ts为采样间隔,每隔0.02s采样一次三角波信号,共采集t次,取t≥400;将闭环系统的输出变量,即电机的实际输出转速y(t)作为信度推理模型的输入f2(t),闭环控制系统偏差量e(t)=r(t)-y(t)作为信度推理模型的输入f3(t),KP作为模型输出;将f1(t),f2(t),f3(t)和KI表示成样本集合S={[f1(t),f2(t),f3(t),KI(t)]|t=1,2,...,Ts},其中[f1(t),f2(t),f3(t),KI(t)]为一个样本向量,Ts为采样时间;
(7-2)设定PID控制器参数KI的结果参考值集合并将D作为辨识框架,N为PID控制器参数KI的结果参考值个数,I表示PID控制器参数KI所对应的推理模型;给定如表2所示的信度矩阵表来描述输入fi和结果KI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输入为fi时的参考值,表示当输入值fi取参考值时,结果值KI为参考值的信度,并有其中表示输入fi对应的参考值的证据;同时给定输入信息源fi的可靠性为riI,满足0£riI£1,并设定初始证据权重
表2输入fi的信度矩阵表
(7-3)在t时刻产生的样本数据向量X=[f1(t),f2(t),f3(t)]作为所建模型的输入量,通过与步骤(6)相同的推理获取对应的PID控制器估计输出KI(t):
(8)根据上述关于构造KP的信度推理模型的相同步骤(3)~步骤(6),构建关于KD的信度推理模型,步骤如下:
(8-1)构造关于PID控制器参数KD的信度推理模型,将闭环系统的输入,即电动机的设定转速r(t)作为信度推理模型的输入f1(t),r(t)一个周期内表达式为其中ts为采样间隔,每隔0.02s采样一次三角波信号,共采集t次,取t≥400;将闭环系统的输出变量,即电机的实际输出转速y(t)作为信度推理模型的输入f2(t),闭环控制系统偏差量e(t)=r(t)-y(t)作为模型输入f3(t),KD作为信度推理模型的输出;将f1(t),f2(t),f3(t)和KD表示成样本集合S={[f1(t),f2(t),f3(t),KD(t)]|t=1,2,...,Ts},其中[f1(t),f2(t),f3(t),KD(t)]为一个样本向量,Ts为采样时间;
(8-2)设定PID控制器参数KD的结果参考值集合并将D作为辨识框架,N为PID控制器参数KD的结果参考值个数,D表示PID控制器参数KD所对应的推理模型;给定如表3所示的信度矩阵表来描述输入fi和结果KD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输入为fi时的参考值,表示当输入值fi取参考值时,结果值KD为参考值的信度,并有其中表示输入fi对应的参考值的证据;同时给定输入信息源fi的可靠性为riD,满足0£riD£1,并设定初始证据权重
表3输入fi的信度矩阵表
(8-3)在t时刻产生的样本数据向量X=[f1(t),f2(t),f3(t)]作为所建模型的输入量,通过与步骤(6)相同的推理获取对应的PID控制器估计输出KD(t):
(9)将上述推理模型推出的KP(t)、KI(t)、KD(t)带入公式(2)和(3)可计算出t时刻PID控制器的输出增量Δu(t)和PID控制器的输出u(t),将u(t)作用于被控他励直流电机,并将其带入由公式(1)离散化变换之后的公式中,即可计算出t时刻闭环系统的输出y(t);
(10)基于序列线性规划构建局部参数递归优化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10-1)确定优化参数集合wi表示证据的权重,分别表示t时刻第i个输入特征被激活的相邻两个参考值对应的证据,表示当输入值fi取参考值时,输出结果KP(t)、KI(t)、KD(t)分别对应参考值Dn的信度;
(10-2)将闭环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之间误差平方的最小值作为优化目标函数
minPξ(P)=(rin(t)-y(t))2 (10a)
s.t.0≤wi≤1,i=1,2,3 (10b)
式(10b)~(10d)表示优化参数需满足的约束条件;
(10-3)基于序列线性规划方法,确定最优的参数集合P,分别对表1、表2和表3中初定的信度矩阵表和权重进行更新,根据步骤(6)、步骤(7)和步骤(8)确定优化后的PID控制器参数和带入公式(2)和(3)可计算出t时刻PID控制器的输出的增量和PID控制器的输出将作用于被控电机,并将其带入由公式(1)离散化变换之后的公式中,进而得到更为精确的同时将(t-1)时刻和t时刻对应的PID控制器的输出和电机的实际输出转速带入由公式(1)离散化变换之后的公式中,即可预测(t+1)时刻的电机实际输出的转速y(t+1),由此获取(t+1)时刻的样本输入X=[r(t+1),y(t+1),e(t+1)];
(11)将t时刻优化后的KP,KI,KD的推理模型作为(t+1)时刻的初始模型,重复步骤(6)~步骤(10),确定(t+1)时刻优化后的PID控制器参数,并用于估算该时刻电机的实际输出转速和下一时刻的推理模型的输入样本,依次类推,通过递归迭代不断修正PID控制器参数,提高系统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10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