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动回位的换挡装置及使用该换挡装置的换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2449.3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31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H6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张硕;乔冠男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换挡 装置 使用 方法 | ||
1.一种主动回位的换挡装置,包括:
换挡杆单元,其通过外部的操作力从初始位置转变到操作位置,所述换挡杆单元连接有回位机构,使得所述换挡杆单元在去除所述操作力之后能够返回到初始位置;
主动齿轮,其与所述换挡杆单元接合,使得所述主动齿轮随着所述换挡杆单元的运动而转动;以及
从动齿轮,其与所述主动齿轮的外齿相啮合,并且所述从动齿轮与换挡缆索连接以通过主动齿轮的转动来推动或拉动所述换挡缆索,从而实现挡位的变换;
其中,所述换挡杆单元通过棘爪与所述主动齿轮接合,所述棘爪具有第一接合位置和第二接合位置;
其中,当所述棘爪在第一接合位置与所述主动齿轮接合时,所述主动齿轮能够在施加到所述换挡杆单元的第一方向的操作力作用下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得所述从动齿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以推动所述换挡缆索;
其中,当所述棘爪在第二接合位置与所述主动齿轮接合时,所述主动齿轮能够在施加到所述换挡杆单元的第二方向的操作力作用下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使得所述从动齿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以拉动所述换挡缆索;
其中,所述换挡杆单元包括:
把手,其安装在换挡杆的上部;以及
转盘机构,其包括转盘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转盘本体的第一轴向侧面上的转盘轴,所述转盘轴与所述换挡杆的下部连接;
其中,在施加到所述把手的相对于初始位置向前的操作力作用下所述转盘机构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其中,在施加到所述把手的相对于初始位置向后的操作力作用下所述转盘机构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其中,所述回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转盘机构外侧的导引件和回位弹性触头,所述导引件面向所述转盘机构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导引沟槽、第二导引沟槽和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引沟槽与所述第二导引沟槽之间且与二者衔接,所述回位弹性触头的一端与所述转盘机构弹性地接合,所述回位弹性触头的另一端在所述转盘机构未转动时通过弹性力定位在所述定位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回位的换挡装置,其中,
在施加到所述把手的操作力作用下,所述回位弹性触头随着所述转盘机构的转动而从所述定位槽沿着所述第一导引沟槽或所述第二导引沟槽移动;
在去除所述操作力之后,所述回位弹性触头从所述第一导引沟槽或所述第二导引沟槽返回到所述定位槽,从而使所述转盘机构、所述换挡杆和所述把手转回到初始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回位的换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导引沟槽和所述第二导引沟槽具有向所述转盘机构倾斜的倾斜度和/或具有向所述转盘机构弯曲的弧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回位的换挡装置,其中,所述转盘机构进一步包括弹性触头安装座,所述回位弹性触头通过回位弹簧弹性地安装在所述弹性触头安装座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主动回位的换挡装置,其中,所述棘爪包括旋转基部以及从所述旋转基部突出的相隔一定角度的第一棘爪臂和第二棘爪臂,所述主动齿轮为圆环形,所述主动齿轮的内周表面设置有内齿,所述第一棘爪臂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棘爪臂的自由端均设置有与所述内齿相对应的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回位的换挡装置,其中,所述转盘本体的第二轴向侧面设置有棘爪安装座,所述棘爪安装座包括与所述棘爪的旋转基部配合的安装凹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两侧的相隔一定角度的第一接合表面和第二接合表面,所述旋转基部能够在所述安装凹槽内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244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