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氰尿酸脱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1317.0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7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邵腾;秦震毅;马振英;门吉帅;冯君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明消毒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绿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1 | 分类号: | B01D53/81;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瑶 |
地址: | 277500 山东省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氰尿酸 脱硝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氰尿酸脱硝剂,该氰尿酸脱硝剂包括以下组分:氰尿酸、氧化铁、氧化亚铁、一氧化氮抑制剂和填料;一氧化氮抑制剂为金属铜粉末和金属锌粉末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填料为碳酸钙或者氧化镁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氰尿酸脱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尿素与氧化铁混合均匀,在220‑280℃加热反应,冷却,粉碎,过筛后加入氧化亚铁、一氧化氮抑制剂和填料,混合均匀。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氰尿酸脱硝剂的应用。本发明的氰尿酸脱硝剂脱硝温度宽,脱硝效率高达90%以上,在生产、存储、运输、使用过程中没有危险,有效期能够达到2年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脱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氰尿酸脱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自然状态下,除去水气和杂质的空气的主要成份是:氮气78.09%、氧气20.94%和氩气0.93%,其余各成分含量不到0.1%。在干净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然而,随着工业化规模的日益扩大,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当其含量较高、持续时间较长时,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生态环境产生危害。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破坏生态系统、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水平,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化石燃料燃烧废气和汽车尾气的排放等。大气污染物主要分为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引起公害的主要是人为污染物,其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和大规模工矿企业的废气排放。大气污染物包括颗粒物、硫氧化物(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和一氧化硫等)、碳氧化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氨、二氧化氮和三氧化二氮)、碳氢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以及其它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类、含氟气体和含氯气体)。大气中的硫化合物和氮化合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硫化合物和氮化合物造成的酸雨占酸雨中总数量的绝大部分。我国是世界上二氧化硫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仅2010年我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就达到2185.1万吨。二氧化硫排放引起的酸雨污染不断扩大,我国酸雨正呈现急剧蔓延之势,是继欧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控制酸雨是人类走向持续发展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
目前,在火电厂、化工厂和垃圾焚烧厂采用的常用脱硫工艺主要包括: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工艺、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炉内喷钙尾部增湿工艺、旋转喷雾干燥工艺和活性炭吸附工艺。然而,现有的脱硫工艺大多存在脱硫效率不高、设备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硝温度宽、脱硝效率高、稳定性高且危险性较低的氰尿酸脱硝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氰尿酸脱硝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氰尿酸脱硝剂,该氰尿酸脱硝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氰尿酸20-70份、α-Fe2O32-7份、氧化亚铁0.1-5份、一氧化氮抑制剂0.1-5份和填料20-30份,一氧化氮抑制剂为金属铜粉末和金属锌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填料为碳酸钙和氧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
为了提高氰尿酸脱硝剂的脱硝效率,优选使α-Fe2O3的粒径为50-1000目;填料的粒径为50-1000目;进一步地,优选使α-Fe2O3的粒径为200-400目;填料的粒径为400-800目;氧化亚铁的粒径为100-400目,所述一氧化氮抑制剂的粒径为200-40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明消毒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绿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大明消毒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绿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13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法脱硫石膏浆液降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