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真菌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1242.6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5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戴柏平;张晓林;姚文冲;刘坤;王幽静;潘彦硕;邝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造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腐真菌 石油烃 石油烃污染土壤 菌丝体 分解 套种 土壤 修复 石油烃污染 胞外酶 真菌 菌袋 间作 栽培 农田 吸收 | ||
本方法公开一种白腐真菌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方法。在含有石油烃污染的农田中通过建畦套种白腐真菌。白腐真菌菌丝体通过与土壤中石油烃的接触,通过胞外酶分解,直接吸收等方式分解石油烃。本发明通过间作套种方式将发满菌丝体的白腐真菌菌袋栽培到土壤中,实现将石油烃在土壤中被分解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真菌分解土壤中石油烃,通过真菌降解达到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即一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真菌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现代社会的最主要动力燃料与化工原料,石油及其产品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工业、农业、军事、交通运输等。在石油的开采使用过程中,由于存在 工艺水平和处理技术的限制,大量含油类物质的废水,废渣,废气进入土壤中,破坏土壤生态。
原油的化学组成复杂,包括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多种有毒物质,其中一部分物质还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作用,通过食物链在动植物体内富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在污染土壤的各种治理方法中,微生物修复具有费用低,处理效果好,并且对环境破坏性小等诸多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在一定程度上为污染土壤的修复带来了技术上的革命。为了取得高效、彻底的生物修复效果,一种高效可实施的修复方法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真菌修复方法,通过筛选驯化高效真菌,将发满菌丝的菌棒在农田栽培,实现土壤石油烃的快速分解。
一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一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真菌修复方法,在含石油烃污染土壤中与玉米套栽白腐真菌。
优选的,所述石油烃污染土壤为石油烃含量低于50000mg/kg污染的土壤。
优选的,在环境温度5-28℃,在含石油烃的土壤中栽培发满菌袋的菌棒10-12袋/m2土壤。
优选的,在间作条件下,散射光照条件生长。潮湿条件下栽培真菌,湿度控制在90%。
真菌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保藏的PDA斜面的菌种到接种到100mlPD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5天,到菌丝球长到一定数量,备用。PDA培养基组成:称取200g土豆切成小块,煮沸20min ,八成纱布过滤,20g葡萄糖,200g琼脂,补水到1000ml,121灭菌20min。PDB培养基组成:称取200g土豆切成小块,煮沸20min ,八成纱布过滤,20g葡萄糖,Mg2SO4,1.5g ,KH2PO43g,调节pH到5补水到1000ml,121灭菌20min。
2)菌棒的制备:将玉米芯和麸皮按照9:1的比例混合,加入少许尿素和石灰装袋封口灭菌。将培养的菌丝球倒入菌袋一端少许,封口,放入温室培养30天左右至菌丝发满菌袋,备用。
将发满菌丝的菌棒从袋中取出,在玉米田中挖25公分的畦,将菌棒埋于畦中上面覆土5cm,与玉米间作。
技术特点:本发明的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真菌修复方法是在含石油烃的湿润土壤中栽培白腐真菌。白腐真菌的最佳种植条件:在环境5-28℃时,在湿润的农田中栽培发满菌丝的菌袋10-12袋/m2土壤。
栽培的白腐真菌可在石油烃含量低于50000mg/kg污染的土壤中生长,并分解石油烃。
本方法公开一种白腐真菌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方法。在含有石油烃污染的农田中通过建畦套种白腐真菌。白腐真菌菌丝体通过与土壤中石油烃的接触,通过胞外酶分解,直接吸收等方式分解石油烃。本发明通过间作套种方式将发满菌丝体的白腐真菌菌袋栽培到土壤中,实现将石油烃在土壤中被分解的目的。
具体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造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造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12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