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生黑斑原鮡成鱼的驯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8701.5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1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且鲁;王金林;刘飞;王万良;曾本和;潘瑛子;周建设;牟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13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邹翠;李斌 |
地址: | 850000 西藏自***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生 黑斑 原鮡成鱼 驯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野生黑斑原鮡成鱼的驯化方法,根据野生黑斑原鮡的特征,进行了针对性的驯化,包括如下步骤:1)将收集来的种鱼置于暂养池内,注射广谱抗菌药防止发炎感染,每3天注射1次,连续2‑3次,体表正常后进入驯养池内喂养;2)用麻醉剂将种鱼麻醉,用柔软的塑料滴管将剁碎的天然饵料灌入其胃中,每周1次,期间继续投喂活鱼,观察到黑斑原鮡能主动捕食时即结束滴管喂食,驯化后的种鱼每隔3‑4天喂食活鱼一次;每隔半个月对种鱼进行一次广谱抗菌药的肌肉注射。可操作性强,实践应用性好,可以实现野生黑斑原鮡成鱼的规模化和标准化驯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鱼类的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野生黑斑原鮡成鱼的驯化方法。
背景技术
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在中国仅分布于雅鲁藏布江水系,隶属鲇形目(Siluriformes)、鮡科(Sisoridae)、原鮡属(Glyptosternum),是原鮡属目前已知3种鱼类中唯一分布在中国的种,在中国鮡科鱼类系统发育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黑斑原鮡味道鲜美、肉质细腻、口感较好,藏医还可入药,兼具食用及药用价值,且售卖价格逐年增长,目前市场售价可达1700-2600元/Kg,经济价值较为可观。近些年来,由于人为活动对其生存环境的影响以及过度捕捞,野外黑斑原鮡的种群数量持续下降。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在对我国已知的1443种内陆鱼类进行科学评估后,于2015年公布了56种极危(CR)鱼类名录,黑斑原鮡就是其中之一,列入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也是目前国内已知的77种鮡科鱼类中唯一等级评定为极危的物种。
为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国内一些科研团队及西藏少数养殖场先后开展了黑斑原鮡的人工繁育研究工作。发明专利CN107581110,公开了一种黑斑原鮡开口饵料的供应方法,解决了黑斑原鮡苗种开口饵料的问题;发明专利CN105248336,提供了一套可行的黑斑原鮡的人工催产、人工孵化方法。发明专利CN103651216,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黑斑原鮡苗种的人工培育方法。但针对野生黑斑原鮡成鱼的驯养,目前还未见报道,仍处于研究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野生黑斑原鮡成鱼的驯养问题,提供了一种野生黑斑原鮡成鱼的驯化方法,根据野生黑斑原鮡的特征,进行了针对性的驯化,可操作性强,实践应用性好,可以实现野生黑斑原鮡成鱼的规模化和标准化驯养,促进拉萨黑斑原鮡养殖业的发展,有效保护拉黑斑原鮡野生资源。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野生黑斑原鮡成鱼的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种鱼的收集
将收集来的种鱼置于暂养池内,注射广谱抗菌药防止发炎感染,每3天注射1次,连续2-3次,体表正常后进入驯养池内喂养;
2)种鱼驯化
用麻醉剂将种鱼麻醉,用柔软的塑料滴管将剁碎的天然饵料灌入其胃中,每周1次,期间继续投喂活鱼,观察到黑斑原鮡能主动捕食时即结束滴管喂食,驯化后的种鱼每隔3-4天喂食活鱼一次;每隔半个月对种鱼进行一次广谱抗菌药的肌肉注射。
强制灌食期间,可以保持缸里一直有饵料鱼存在,若观察到饵料鱼数量明显减少则说明黑斑原鮡主动摄食;也可以在灌食3-4天后放饵料鱼,可能亲眼观察到黑斑原鮡捕食。
本发明所述的麻醉剂为MS-222,其他麻醉剂有一定危险性,麻醉剂量为0.08-0.2g/L。
本发明所述驯养池内水温为8-15℃,水体保持5-12‰的盐度,水体的氨氮浓度不高于0.5mg/L,亚硝酸盐浓度不高于0.05mg/L,酸碱度为7-8。野生黑斑原鮡生活在湍急清澈的河水中,对水质要求较高,日常饲养应选用自来水或水质良好、无菌无毒的其他水源。
黑斑原鮡是冷水性鱼类,且对水温变化较敏感,水温超过18℃时会逐渐死亡;保持5-12‰的盐度,以防止各种真菌病、细菌病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未经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87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