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生黑斑原鮡成鱼的驯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8701.5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1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且鲁;王金林;刘飞;王万良;曾本和;潘瑛子;周建设;牟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13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邹翠;李斌 |
地址: | 850000 西藏自***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生 黑斑 原鮡成鱼 驯化 方法 | ||
1.一种野生黑斑原鮡成鱼的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种鱼的收集
将收集来的种鱼置于暂养池内,注射广谱抗菌药防止发炎感染,每3天注射1次,连续2-3次,体表正常后进入驯养池内喂养;
2)种鱼驯化
用麻醉剂将种鱼麻醉,用柔软的塑料滴管将剁碎的天然饵料灌入其胃中,每周1次,期间继续投喂活鱼,观察到黑斑原鮡能主动捕食时即结束滴管喂食,驯化后的种鱼每隔3-4天喂食活鱼一次;每隔半个月对种鱼进行一次广谱抗菌药的肌肉注射;
所述的广谱抗菌药为硫酸庆大霉素,注射剂量为0.5万单位/kg体重;
所述驯养池内水温为8-15℃,水体保持5-12‰的盐度,水体的氨氮浓度不高于0.5mg/L,亚硝酸盐浓度不高于0.05mg/L,酸碱度为7-8;水面距离池顶不低于0.5m;
当种鱼出现水霉病的症状,种鱼的皮肤表层出现肉眼可见的菌丝体,当即将病鱼捞出,发病较轻时可将病鱼捞出,在病灶处抹盐,15s后放回水中,1h后注射广谱抗菌药防止发炎,次日若仍见菌丝体可继续抹盐,重复数次直至痊愈;
所述的麻醉剂为MS-222,麻醉剂量为0.08-0.2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黑斑原鮡成鱼的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饵料为摇蚊幼虫,每次喂食量占种鱼体重的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黑斑原鮡成鱼的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驯化后每次喂食量占种鱼体重的3-5%;喂食活鱼前,先将活鱼用30‰以上的浓盐水浸泡至饵料鱼身体侧卧,无力挣扎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黑斑原鮡成鱼的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种鱼出现黄体病的症状时,马上注射广谱抗菌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黑斑原鮡成鱼的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小瓜虫病的发病初期用0.5g/m3水体的生姜、辣椒合剂全池泼洒,连续数日至虫体消失,期间若见皮肤脱落症状,应及时注射广谱抗菌药消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黑斑原鮡成鱼的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遇黑斑原鮡突然死亡,且体表无明显症状时应解剖并检查肝脏,若肝脏颜色变浅,检查水体水质指标,若亚硝酸盐超过0.1mg/L,及时换水,并减少喂食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未经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870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