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主多智能体对抗仿真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5079.2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0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马惠敏;陈琳元;温靖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体 对抗 多智能体 仿真环境 仿真系统 构建 算法 推演 迭代 智能人机交互 智能体模型 参数信息 场景实现 仿真过程 仿真结果 仿真框架 复杂环境 人机协同 实时仿真 信息输出 多维 加载 场景 保存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主多智能体对抗仿真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在仿真环境中,根据仿真系统设置和仿真系统参数,构建海、天一体实时仿真场景和仿真智能人机交互模型;在仿真环境中,根据不同仿真智能体的参数信息,构建仿真智能体模型,不同仿真智能体加载不同对抗任务与算法,构建自主多智能体仿真框架;各个仿真智能体在仿真环境中进行迭代推演以完成对抗任务与算法;判断各个仿真智能体是否完成对抗任务与算法,若完成,则将各个仿真智能体的仿真过程信息和仿真结果信息输出并保存,若未完成,则继续进行迭代推演。该方法建立一个多维复杂环境人机协同对抗仿真系统,可以对真实对抗的场景实现更为真实和全面的模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仿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主多智能体对抗仿真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的真实对抗环境已经日趋复杂,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多个集群目标之前形成一个态势信息共享的集体,另一方面海陆空之间的各个目标也会形成协同一体的对抗单位,同时全天候、全时段的多维复杂环境下的对抗也成为新的需求。由于在实际场景下,智能体之间的对抗方式已经发展为一个全方位的综合空间立体对抗,建立一个多维复杂环境人机协同对抗仿真系统,来对真实对抗场景实现更为真实和全面的模拟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主多智能体对抗仿真方法,该方法建立一个多维复杂环境人机协同对抗仿真系统,可以对真实对抗的场景实现更为真实和全面的模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主多智能体对抗仿真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自主多智能体对抗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仿真环境中,根据仿真系统设置和仿真系统参数,构建海、天一体实时仿真场景和仿真智能人机交互模型;S2,在所述仿真环境中,根据不同仿真智能体的参数信息,构建仿真智能体模型,以及不同仿真智能体加载不同对抗任务与算法,构建自主多智能体仿真框架;S3,各个仿真智能体在步骤S1和S2配置的所述仿真环境中进行迭代推演以完成对抗任务与算法;S4,判断所述各个仿真智能体是否完成对抗任务与算法,若完成,则将所述各个仿真智能体的仿真过程信息和仿真结果信息输出并保存,若未完成,则返回S3继续进行所述迭代推演。
本发明实施例的自主多智能体对抗仿真方法,通过建立一个多维复杂环境人机协同对抗仿真系统,可以对真实对抗的场景实现更为真实和全面的模拟,还可以对仿真环境进行可视化便于用户调整参数。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自主多智能体对抗仿真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S3进一步包括:S31,更新所述仿真环境中的环境状态;S32,所述各个仿真智能体根据更新后的环境状态更新自身算法,按照对抗任务进行推演得到所述各个仿真智能体完成对抗任务的算法;S33,所述各个仿真智能体根据推演得到的算法,采取响应动作以完成对抗任务。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海、天一体实时仿真场景包括:三维可见光场景和三维红外场景;所述三维可见光场景为实时建模与渲染的海面、天空一体的三维仿真场景;所述三维红外场景为利用黑体辐射模型和大气辐射模型构建的三维仿真场景。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主多智能体仿真框架包括:视觉感知模型和协同感知模型;其中,所述视觉感知模型用于实现所述各个仿真智能体获取自身周围的可见光和红外图像成像信息;所述协同感知模型用于所述各个仿真智能体获取自身周围感知范围内的其它所述各个仿真智能体的信息,并与所述各个仿真智能体进行信息交换。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仿真过程中存在人机交互界面用于可视化显示所述仿真环境、仿真模型和所述各个仿真智能体的参数信息,使得用户进行观察和修改;在仿真过程中存在语音交互接口用于实现用户对所述各个仿真智能体仿真过程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50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