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品质生湿面的加工及保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3808.0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8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朱科学;姜东辉;郭晓娜;林松;彭伟;邢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安徽青松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7/109 | 分类号: | A23L7/109;A23L5/00;A23L3/358;A23L3/343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品质 生湿面 加工 保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品质生湿面的加工及保鲜方法,属于面制品加工行业领域。本发明采用多加水工艺制作生湿面,利用33%~40%微酸性电解水,结合高温高湿脱水工艺,大大降低生湿面的初始含菌量,保证较好质构特性;低温(4~10℃)条件下贮藏,能够有效延长生湿面的货架期,4~10℃贮藏达到2~3个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面制品加工行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品质生湿面的加工及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面条作为中国的传统食品,二千多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亚洲广大人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长期以来,方便面和挂面一直是最主要的面条产品形式,但是,随着但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升级,消费者更青睐口感好的生湿面产品。然而,口感不如手擀面、货架期短、易褐变、易黏连等一系列共性难题制约着生湿面产业的快速发展。机制生湿面制作过程中,加水量通常在28%~32%,而手擀面、拉面和刀削面等传统手工面条制作过程中,一般加水量都在35-45%,高加水量可以使面筋充分水合,面筋网络结构形成较好,形成流变学特性较好的面团,从而赋予面条产品较好的劲道和软弹的口感,从而低加水的机制生湿面产品食用品质一般,无法充分满足消费者对于生湿面爽滑、筋道和富有弹性口感的追求。
另一方面,生湿面在贮藏过程中存在极易变质的问题,易霉变、易发酸、易褐变、易黏连等。这主要是由于生湿面的含水量在30%左右,营养物质丰富,微生物迅速繁殖,不仅导致面条酸败,还会造成面条组分被破坏,水分发生迁移,面条黏条严重,尤其初始含菌量较高的生湿面情况更加明显。另外,生湿面还极易发生变色,这是因为生湿面的多酚氧化酶活性较高,加速了酶促褐变速率,面条颜色迅速变暗,降低了生湿面感官品质。
对于生湿面的品质改良,目前大多数企业常通过添加改良剂来实现,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目的,但是和消费者追求的绿色、健康的理念相悖;而生湿面贮藏货架期短的问题,目前报道了许多的解决方案,比如,添加酒精,添加酸或碱等,这些方法虽然有效,但是也带了一些异味,影响消费者的接受度。从生产源头的原辅料、整个加工生产过程着手,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实现生湿面的提质和保鲜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针对生湿面贮藏易变质的问题,本发明从原料上减少微生物和多酚氧化酶对生湿面贮藏期间品质劣变的影响,采用微酸性电解水和面,微酸性电解水是以稀盐酸为电解液,将电解液以无隔膜电解槽进行电解取得的pH在5~6.5之间的水溶液,无色、无臭、无味、成本低廉,在加热或杀菌过程中还原为普通水,安全无残留,对人体无刺激无害,而且排放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同时,微酸性电解水对各类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具有瞬时、广谱、高效、无污染的特点;还没有微酸性电解水应用于面条保鲜的报道。虽然,热处理是面条加工过程中常用的杀菌方法,也是目前工业上广泛使用的杀菌技术。但是,在生湿面的加工过程中,多加水工艺使面条含水量在35%~40%,本发明尝试采用高温高湿的方法对生湿面进行降水减菌处理,一方面使生湿面产品最终含水量降至28%~30%,解决了生湿面易黏连、撒粉多的难题,另一方面又降低了生湿面产品中的含菌量,从而达到了延长其货架期的功效。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湿面,所述生湿面的配方,按照重量份数配比,包括 90~100份小麦粉,33~40份微酸性电解水、0.5~1份富马酸一钠、0.04~0.24份乳酸钠、 0.10~0.15份丙二醇、0.10~0.15份山梨糖醇液、0.40份~2.40份复合磷酸盐;其中微酸性电解水的添加量为小麦粉质量的33%-40%。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酸性电解水的pH为5.0~6.5。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酸性电解水的有效氯浓度为10-70ppm。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酸性电解水的有效氯浓度优选50-70ppm。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配方按照重量份数配比,还包括0.5~1.5份食用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安徽青松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江南大学;安徽青松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38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精抗性淀粉挂面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即食米果,其制备方法和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