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地址编码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31328.2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0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智芯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L27/00;H04L27/26;H04B1/69;H04J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石佩 |
地址: | 518172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址码 组合包 前导码 无线通信系统 节点检测 主节点 唤醒 唤醒检测 节点地址 扩频序列 发送 检测 唤醒状态 状态时 功耗 成功 申请 | ||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节点地址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节点处于唤醒检测状态时,接收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所述唤醒码组合包为所述主节点在有通信需求时,在预设的时间内发送的,所述唤醒码组合包包括第一地址码组合包和第二地址码组合包,所述第一地址码组合包包括多个第一地址码,所述第一地址码包括第一前导码和第二前导码,所述第一前导码为恒包络零自相关序列,所述第二前导码为所述第一前导码的共轭序列,所述第二地址码组合包包括多个第二地址码,所述第二地址码采用伪随机扩频序列码组中的一个扩频序列,所述第一地址码组合包的时间长度和所述第二地址码的时间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地址码和第二地址码共同作为所述从节点的地址码,所述预设的时间大于从节点的唤醒周期,所述从节点的唤醒周期为一个从节点的探测时间与休眠时间之和;
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中第一地址码的第一前导码以及第二前导码;
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第一前导码以及第二前导码均检测成功时,则继续检测所述第二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所述第一前导码的检测成功的方式和所述第一前导码的相关值峰值有关,所述第二前导码的检测成功的方式和所述第二前导码的相关值峰值有关;
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第二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成功时,则所述从节点从所述唤醒检测状态进入正式唤醒状态,并接收主节点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二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成功的方式与所述第二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有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码组合包的生成方式包括:
将所述第一地址码组合包与预设的第一增益相乘,得到第一增益的第一地址码组合包;
将所述第二地址码组合包与预设的第二增益相乘,得到第二增益的第二地址码组合包;
将所述第一增益的第一地址码组合包和所述第二增益的第二地址码组合包相加,得到合成后的地址码组合包;
对所述合成后的地址码组合包进行采样、滤波、数模转换以及变频处理,得到所述唤醒码组合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第一前导码以及第二前导码均检测成功的方式,包括:
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第一前导码的相关值峰值大于预设的第一前导码相关值峰值,以及,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第二前导码的相关值峰值大于预设的第二前导码相关值峰值时,则确定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第一前导码以及第二前导码均检测成功,则继续检测所述第二地址码的扩频序列;
当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第二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不大于预设的第二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时,则确定所述第二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失败,所述从节点进入休眠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节点检测所述第二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成功的方式,包括:
当所述从节点的第二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大于预设的第二地址码的扩频序列的相关峰值时,则确定所述第二地址码的扩频序列检测成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续检测所述第二地址码的扩频序列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出所述主节点和从节点的频率偏差和符号同步偏差,并利用所述频率偏差和所述符号同步偏差对接收信号进行频率偏差补偿处理和符号同步偏差补偿处理,所述接收信号为所述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组合包和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出所述从节点的当前第二地址码在所述第二地址码组合包中的位置,并计算出所述第二地址码组合包的剩余时长,并使所述从节点休眠所述剩余时长之后再接收主节点发送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从节点较多时,所述伪随机扩频序列码组中的每个扩频序列以预设长度进行循环移位,得到扩充后的伪随机序列码组,并将所述扩充后的伪随机序列码组中的每个扩频序列作为每个从节点的第二地址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智芯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智芯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13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