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钠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7735.6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7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杨从强;李强;段继祥;张耀;刘甜甜;张家宝;吕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87 | 分类号: | H01M4/587;H01M10/054;C01B32/0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3 | 代理人: | 王杰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杂原子 碳负极材料 制备 钠离子电池 离子液体 生物质碳 掺杂 溶解 循环稳定性能 焙烧 倍率性能 受热 溶解物 热解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钠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钠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用含有氮、磷、硼等杂原子的离子液体将初始生物质碳源溶解,再将溶解物在高温下焙烧制备得到高含量杂原子掺杂碳负极材料。通过含有氮、磷、硼等杂原子的离子液体溶解初始生物质碳源,使之在热解时受热更均匀;另一方面,离子液体中含有氮、磷、硼等杂原子,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材料中杂原子含量。通过该方法制备获得的钠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掺杂了更高含量的杂原子,使其具有更高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能源的不可持续性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运用到电动汽车和储能等领域。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具有丰富的钠资源,被认为是新一代的储能电池技术。
然而,由于钠离子半径大于锂离子半径导致钠离子电池面临着倍率性能差、循环稳定性低的问题。在碳材料中引入共价杂原子掺杂(N、B、P、S等)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调控物理化学性质的策略,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将这类共价杂原子掺杂的碳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的碳负极材料,可以改善钠离子电池的倍率和循环性能。但是,生物质中本身含有的氮、磷、硫等杂原子含量比例较低,这直接决定其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倍率和循环稳定性会偏低,故直接碳化生物质很难满足其在储能领域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钠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钠离子电池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钠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按设定的量将初始生物质碳源加入到含有N、P、S和B中任意一种或多种元素的离子液体的反应瓶中,加热至初始生物质碳源完全溶解在离子液体中,得到溶解好的混合物;
将混合物转移到高温管式炉中,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加热至设定的温度并保持5-8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杂原子掺杂的碳产物,以所述杂原子掺杂的碳产物作为钠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
进一步地,按设定的量将初始生物质碳源加入到含有N、P、S和B中任意一种或多种元素的离子液体的反应瓶中,加热至初始生物质碳源完全溶解在离子液体中,得到溶解好的混合物的步骤之前,包括:
将晾干的生物质机械打磨成粉末,将粉末放在真空烘箱中干燥,得到初始生物质碳源。
进一步地,将粉末放在真空烘箱中干燥的步骤中,真空烘箱的干燥温度范围为80-120℃,干燥时间范围为12-48小时。
进一步地,生物质为花生壳、水稻壳、玉米芯和大豆梗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将混合物转移到高温管式炉中,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加热至设定的温度并保持5-8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杂原子掺杂的碳产物的步骤之后,包括:
将杂原子掺杂的碳产物在布氏漏斗中用去离子水冲洗3-5次,洗涤后得到的样品在真空烘箱中充分干燥。
进一步地,离子液体包括硼酸盐、磷酸盐和季铵盐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进一步地,离子液体为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
进一步地,所述将混合物转移到高温管式炉中,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加热至设定的温度并保持5-8h的步骤中,惰性气体包括氮气和/或氦气,气体的速率为5L/min-10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77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