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线辐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0002.X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4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梁征;周合军;傅冰;王强强;孟辉;何远;李营;宗春光;李荐民;李元景;陈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同方威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K5/00 | 分类号: | G21K5/00;G21F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艾春慧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辐照 射线辐照 主屏蔽体 屏蔽体 载物台 辐照物品 装卸状态 射线 空间发射 射线源 外部 减小 载物 连通 装卸 配合 承载 体内 | ||
1.一种射线辐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屏蔽体(10),内部设有辐照空间(15)和连通所述辐照空间(15)与所述主屏蔽体(10)外部的通道(16);
射线源(20),设于所述主屏蔽体(10)内,用于向所述辐照空间(15)发射射线;
运动屏蔽体(30),包括屏蔽部(32)和连接于所述屏蔽部(32)的载物台(31),所述运动屏蔽体(30)相对于所述主屏蔽体(10)运动以在屏蔽状态和物品装卸状态之间切换,其中,
在所述屏蔽状态,所述屏蔽部(32)与所述通道(16)配合共同屏蔽所述辐照空间(15)内的射线,所述载物台(31)位于所述辐照空间(15)内以使所述载物台(31)上承载的被辐照物品(A)接受所述射线辐照;
在所述物品装卸状态,所述屏蔽部(32)与所述通道(16)解除配合,所述载物台(31)位于所述主屏蔽体(10)外部以装卸所述被辐照物品(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线辐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屏蔽体(30)通过直线运动、摆动和/或转动在所述屏蔽状态和所述物品装卸状态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线辐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辐照装置还包括输送机构(40),在所述物品装卸状态,所述输送机构(40)与所述载物台(31)配合以向所述载物台(31)输送所述被辐照物品(A)或从所述载物台(31)接收所述被辐照物品(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线辐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16)为变截面通道,所述屏蔽部(32)包括与所述变截面通道配合的变截面体,以防止所述辐照空间(15)内的射线经直线路径通过所述通道(16)与所述屏蔽部(32)之间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线辐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屏蔽体(10)包括由内向外的多层主屏蔽体层,所述辐照空间(15)位于最内侧的所述主屏蔽体层内部;
所述运动屏蔽体(30)的屏蔽部(32)包括在所述屏蔽状态从所述辐照空间(15)至远离所述辐照空间(15)顺次设置的多层运动屏蔽体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线辐照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运动体屏蔽层与各所述主屏蔽体层对应设置,各所述运动屏蔽体层与对应所述主屏蔽体层的材料和厚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射线辐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运动屏蔽体层包括:
低碳钢层;
铅层、铅锑合金层或钨层;和
含硼聚乙烯层或石墨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射线辐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运动屏蔽体层包括在所述屏蔽状态从所述辐照空间(15)至远离所述辐照空间(15)顺次设置的第一运动屏蔽体层(321)、第二运动屏蔽体层(322)、第三运动屏蔽体层(323)和第四运动屏蔽体层(324),其中,
所述第一运动屏蔽体层(321)为低碳钢层;
所述第二运动屏蔽体层(322)为铅层、铅锑合金层或钨层;
所述第三运动屏蔽体层(323)为含硼聚乙烯层或石墨层;
所述第四运动屏蔽体层(324)为铅层、铅锑合金层或钨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线辐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辐照装置包括屏蔽体驱动机构(70),所述屏蔽体驱动机构(70)与所述运动屏蔽体(30)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运动屏蔽体(30)在所述屏蔽状态和所述物品装卸状态之间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线辐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辐照装置包括:
支撑台(60),支撑所述运动屏蔽体(30);和
导向机构(50),导引所述运动屏蔽体(30)的运动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同方威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同方威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000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