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中排座椅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6316.2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9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登云;符大兴;刘华官;梁贵东;梁神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8 | 分类号: | B60N2/68;B60N2/64;B60N2/66;B60N2/7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焦烨鋆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座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中排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内设有座椅骨架和靠背边板,所述靠背边板为盒状,所述靠背边板左右对称扣合式固定设于所述座椅骨架的两侧。本发明的一种汽车中排座椅,中排座椅强度大大提高,能够满足行冲试验的强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中排座椅。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市场中,MPV汽车越来越多受到客户青睐,作为既可以商用也可以家用的车型,乘坐的舒适性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如图1-2中所示,目前MPV车型中的中排座椅存在如下弊端:
1、根据法规要求,如后排座椅可以完全折平,则中排座椅需要满足18kg重物56km/h时速的行冲击试验,现很多中排座椅的靠背边板3较弱强度不足以做行李箱冲击试验,限制后排座椅无法做完全折平设计,现有设计中的靠背边板3均是较为薄的单层钣金件,无法满足行冲试验的强度需求,如果要满足行冲试验,则需求将钣金件做得很厚,或者再加焊成为双层的钣金件,首先受力不会均匀,同时也使得其重量变得很重,
2、中排座椅的乘坐舒适性调整功能少,乘坐过程无法满足大部分人员乘坐的需求,现有设计中的没有腰部支撑功能的座椅,在设计的时候是按照一个规范的人体设计的靠背支撑曲线,对应该特定的人体范围的乘坐可以有一定的舒适性,但是乘员不是就只有一种身材体格,无法调节支撑的座椅无法适用于各个身材的乘员乘坐,
3、中排座椅的储物及便利功能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中排座椅,中排座椅强度大大提高,能够满足行冲试验的强度要求。
本发明的一种汽车中排座椅,包括座椅骨架和靠背边板,所述靠背边板为盒状,所述靠背边板左右对称扣合式固定设于所述座椅骨架的两侧。
本发明的一种汽车中排座椅还可以是:
所述靠背边板包括内板和外板,所述内板固定设于所述外板的内侧上,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设有间隙并形成盒状,所述内板与所述座椅骨架的一侧扣合式固定连接。
所述座椅骨架上设有电动腰部调节装置,所述电动腰部调节装置包括气袋、气泵、腰托电机和调节开关,所述气袋固定设于所述座椅骨架背面下部的中央,所述气泵和所述腰托电机分别设于所述座椅骨架背面的左右两侧,所述调节开关设于所述座椅骨架的一侧,所述调节开关与所述腰托电机电连接,所述腰托电机与所述气泵电连接,所述气泵与所述气袋连通。
所述座椅本体上设有固定扶手,所述固定扶手固定设于所述座椅本体的内侧上。
所述固定扶手包括扶手支架和扶手罩,所述扶手支架固定设于所述座椅骨架的内侧,所述扶手罩固定套设于所述扶手支架上。
所述扶手支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架以及分别竖直设置的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座椅支架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扶手罩分别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上。
所述固定扶手上设有USB接口。
所述固定扶手的外表面上设有向下凹入的储物槽。
所述座椅本体上还设有可调扶手,所述可调扶手可转动式设于所述座椅本体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63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副翼的一体式后扰流板总成
- 下一篇:一种ADAS显示装置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