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视点定位方法及定位装置、显示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02204.1 | 申请日: | 2019-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6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薛亚冲;张浩;陈丽莉;孙建康;楚明磊;何惠东;张硕;李纲;彭项君;赵晨曦;吕耀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视 定位 方法 装置 显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注视点定位方法及定位装置、显示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智能显示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全局性的瞳孔中心与注视点的映射关系而导致注视点的定位精度较低,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多幅标定眼部图像;获取标定眼部图像的瞳孔中心坐标;获取每个区域的瞳孔中心与标定点的映射比;获取实时眼部图像;获取实时眼部图像的瞳孔中心坐标;根据实时眼部图像的瞳孔中心坐标在目标屏幕上的位置,获取与实时眼部图像的瞳孔中心坐标对应的映射比;获取实时眼部图像的瞳孔中心坐标与对应的映射比的乘积,将乘积得到的坐标作为实时眼部图像的瞳孔中心坐标对应的实时注视点坐标。本发明用于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视点定位方法及定位装置、显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的发展,非侵入式视线追踪技术在虚拟现实交互、注视点渲染等方面的应用也得到了重视。目前,在视线追踪系统中普遍采用的是非线性映射模型和基于交比映射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都存在有明显的缺点,即在瞳孔进行运动时,都默认瞳孔的运动是全局性质的,即瞳孔中心与注视点的映射关系是全局性质的,这样导致注视点的定位精度较低,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注视点定位方法及定位装置、显示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全局性的瞳孔中心与注视点的映射关系而导致注视点的定位精度较低,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注视点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分别注视多个标定点时的多幅标定眼部图像;获取所述标定眼部图像的瞳孔中心坐标;根据多个所述标定眼部图像的瞳孔中心坐标将目标屏幕分成多个区域,获取每个区域的瞳孔中心与标定点的映射比;获取目标对象的实时眼部图像;获取所述实时眼部图像的瞳孔中心坐标;根据所述实时眼部图像的瞳孔中心坐标在所述目标屏幕上的位置,获取与所述实时眼部图像的瞳孔中心坐标对应的映射比;获取所述实时眼部图像的瞳孔中心坐标与对应的映射比的乘积,将所述乘积得到的坐标作为所述实时眼部图像的瞳孔中心坐标对应的实时注视点坐标。
可选的,所述根据多个所述标定眼部图像的瞳孔中心坐标将目标屏幕分成多个区域,获取每个区域的瞳孔中心与标定点的映射比具体包括:多个所述标定眼部图像的瞳孔中心坐标中包括一个位于中心的中心瞳孔坐标和其余位于所述中心瞳孔坐标外围一周的外围瞳孔坐标,以所述中心瞳孔坐标为端点、经过任意一个所述外围瞳孔坐标的射线将所述目标屏幕分成多个区域,每个区域中包含一个由所述中心瞳孔坐标和相邻两个所述外围瞳孔坐标组成的第一三角形;所述中心瞳孔坐标对应的标定点和相邻两个所述外围瞳孔坐标对应的标定点组成一个第二三角形,获取所述第二三角形三个边长与对应的第一三角形的三个边长的比值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第一三角形所在区域的瞳孔中心与标定点的映射比。
可选的,多个所述外围瞳孔坐标以所述中心瞳孔坐标为中心、呈正多边形分布在所述中心瞳孔坐标外围一周。
可选的,在获取目标眼部图像的瞳孔中心坐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目标眼部图像的瞳孔中心坐标进行修正;其中,所述目标眼部图像为所述标定眼部图像或所述实时眼部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22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红外不可见结构光的人机交互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瞌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