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泡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及其微波成型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93761.2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61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黄亭凯;黄沂荣;林信宏;林宏毅;王雅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K5/14;C08K3/34;C08K5/00;C08J9/14;B29C35/08;B29C44/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汤国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塑性 氨基甲酸酯 及其 微波 成型 | ||
1.一种微波成型体,其特征在于,将发泡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经微波而成,所述发泡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是由可发泡组合物经螺杆造粒机发泡造粒制成,所述可发泡组合物包括:100重量份的未发泡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粒子、5重量份至25重量份的发泡剂,及0.5重量份至5重量份的增黏剂或架桥剂,其中所述未发泡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粒子具有1,000泊至9,000泊的黏度,所述黏度以JISK 7311测试方法在170℃测得;
其中所述增黏剂选自无机增稠剂、聚丙烯酸类增稠剂、或纤维素类增稠剂,
其中所述无机增稠剂选自膨润土或硅酸铝,所述聚丙烯酸类增稠剂选自丙烯酸、马来酸、马来酸酐或甲基丙烯酸的羧酸类单体形成的增稠剂,所述纤维素类增稠剂选自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所形成的增稠剂,
其中架桥剂选自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二叔丁基过氧化物、或过氧化氢二异丙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成型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微波成型体的密度为0.15g/cm3至0.6g/cm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成型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微波成型体的硬度为肖氏硬度C 40至肖氏硬度C 8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成型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未发泡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粒子具有2.5mm至4.5mm的粒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成型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未发泡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粒子具有肖氏硬度A 40至肖氏硬度D 64的硬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成型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未发泡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粒子具有1.0g/cm3至1.25g/cm3的密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成型体,其特征在于,包含100重量份的所述未发泡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粒子及5重量份至20重量份的所述发泡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成型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发泡剂为膨胀性微球、二氧化碳、或碳数为4至10的烃类化合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成型体,其特征在于,还包含0.1重量份至5重量份的滑石粉。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成型体,其特征在于,还包含1重量份至20重量份的可塑剂,所述可塑剂为苯甲酸酯或其衍生物。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成型体,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色粉,基于100重量份的所述未发泡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粒子,所述色粉含有0.1重量份至5重量份。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成型体,其特征在于,还包含1重量份至5重量份的所述增黏剂或所述架桥剂。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成型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微波成型体是经由500W至30,000W微波功率制成。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成型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微波的过程中不加水。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成型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微波的过程中加水或醇类,以所述发泡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的总重为100重量份,所述水或醇类的用量为1重量份至10重量份。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成型体,所述二叔丁基过氧化物为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376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