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进的持续耐高温性的乙烯/α-烯烃互聚物组合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80091340.6 申请日: 2018-02-14
公开(公告)号: CN111868164A 公开(公告)日: 2020-10-30
发明(设计)人: 陈勇;吕博;韩涛 申请(专利权)人: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C08L23/08 分类号: C08L23/08;C08K3/04;C08K3/22;C08K5/14;C08K5/16;C08L23/16
代理公司: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代理人: 徐舒
地址: 美国密***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具有 改进 持续 耐高温 乙烯 烯烃 互聚物 组合
【说明书】:

一种组合物,其包含以下组分:A)MV(1+4,125℃)≥50的乙烯/α‑烯烃/二烯互聚物;B)MV(1+4,125℃)<70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C)MgO;D)至少一种炭黑填充剂;E)至少一种受阻胺抗氧化剂;F)至少一种过氧化物。

背景技术

可由EPDM橡胶调配物制造汽车发动机罩下(Under-The-Hood,UTH)产品,如软管、皮带、密封件/垫圈、消音器和排气管吊架。硫化后,调配物应提供可接受的物理特性。对于散热器冷却剂软管,需要在高温(热老化)和低温回缩性能(TR10)之间取得良好平衡。近年来,紧凑而复杂的发动机室设计的发展提高了软管和其它产品的长期热老化性能的标准。例如,某些标准要求在长期热空气老化后保持良好的机械特性(在1008小时/150℃下的拉伸强度≥7.5MPa并且伸长率≥165%),以及良好的低温弹性(TR10≤-38℃)。此外,橡胶调配物不能含有添加剂和/或其副产物,所述添加剂和/或其副产物在发动机运转期间产生强烈气味和/或渗入发动机冷却剂中。

以下参考文献中描述了橡胶调配物:美国专利6506827、美国专利7055552、美国专利6171671、美国专利6047740、USRE37527(E)、国际公开WO2012/147386、JP2001294715A(摘要)和CN106117823A(摘要);EP101175B1;EP1433812A1;EP1676879A2;CA1334694C;D.P.Sinha等人,“固化,使用抗降解剂的更好的软管、皮带化合物(Cure,antidegradantuse better hose,belt compounds)”,《橡胶新闻(Rubber News)》(2001年6月);K.Dominic等人,“汽车电线电缆的概述及最新进展(Overview of Automotive Wire and Cable andRecent Advances)”,ACS橡胶分会春季技术会议,1998年,第32号文件;John Dick的“橡胶技术:配合与性能测试(Rubber Technology:Compounding and Testing forPerformance)”,第6章,“弹性体选择(Elastomer Selection)”,(2009年,Hanser);AnthonyG.Ferradino,《橡胶化学与技术(Rubber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第76卷,第704页(2003年);P.Arjunan等人,“用于传动带应用的CR/EPM共混物的增容(Compatibilzationof CR/EPM blends for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application)”,《橡胶世界(RubberWorld)》,(1997年2月);Z.Tao等人,“耐热弹性体(Heat Resistant Elastomers)”,《橡胶化学与技术》(2005年,第78卷,第489页);R.Ohm等人,“优化EPDM和NBR的耐热性(Optimizingthe Heat Resistance of EPDM and NBR)”,ACS橡胶分会秋季技术会议,2000年,第99号文件。

然而,仍需要在长期暴露于热空气之后,机械特性和弹性的保持有所改进的橡胶调配物。进一步需要较好地适合于紧凑型发动机设计中的此类调配物。

以下发明已满足这些需要。

发明内容

一种组合物,其包含以下组分:

A)MV(1+4,125℃)≥50的乙烯/α-烯烃/二烯互聚物;

B)MV(1+4,125℃)≤80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

C)MgO;

D)至少一种炭黑填充剂;

E)至少一种受阻胺抗氧化剂;

F)至少一种过氧化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组合物,其包含以下组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13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