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91314.3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6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谷内拓哉;大田正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2 | 分类号: | H01M10/0562;H01M4/66;H01M10/0585;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吴启超 |
地址: | 日本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电池 | ||
一种固体电池,其反复层叠有多个固体电池单体,所述固体电池单体包括正极层、负极层、固体电解质层、及夹持它们的一对集电体层,并且,前述集电体层的一面与前述正极层或前述负极层相接,前述集电体层的另一面与相邻的前述固体电池单体的前述集电体层相接,前述集电体层的另一面的摩擦系数大于前述集电体层的一面的摩擦系数。由此,能够提供一种在层叠时不会产生偏移和旋转的固体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诸如汽车、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等的各种尺寸的电气和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对高容量、高输出电池的需求迅速增长。在各种电池中,对具有高能量密度和输出的电池有很高的需求,并且期望开发具有更高性能的电池。其中,固体电池在其电解质不可燃从而安全性较高的方面、和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的方面优越,因此受到关注。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267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通常,为了减小正极层或负极层与电解质层之间的界面电阻,层叠将正极层、电解质层及负极层一体化的固体电池单体,并将该层叠体用作一个电池。然而,在固体电池中层叠固体电池单体时,金属箔的集电体彼此接触,在其接触部表面的摩擦较小容易打滑。因此,在处理时或者施加了来自外部的冲击时,固体电池单体的层叠位置容易产生偏移和旋转。
在电解液电池中,由于在电极之间存在有比电极大的隔膜,因此,不易发生短路,不易发生因偏移而导致的性能下降,因此,电池单体的层叠位置的偏移和旋转没有被视为大问题。
如果在固体电池单体中产生层叠位置的偏移和旋转,那么压紧单体时容易产生短路,或者电阻因束紧负载的偏重而发生变化,这些对于电池的性能而言是不优选的。进一步,导致处理上的不便,因此,带来生产率的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防止上述的固体电池单体的层叠位置的偏移和旋转,来确保固体电池的品质,并提高生产率。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提供一种固体电池,其反复层叠有多个固体电池单体,所述固体电池单体包括正极层、负极层、固体电解质层、及夹持它们的一对集电体层,并且,前述集电体层的一面与前述正极层或前述负极层相接,前述集电体层的另一面与相邻的前述固体电池单体的前述集电体层相接,前述集电体层的另一面的摩擦系数大于前述集电体层的一面的摩擦系数。
由此,在固体电池的层叠体中,在集电体之间的接触面上产生抵抗侧滑的摩擦力,从而能够防止层叠位置的偏移和旋转。
前述集电体层的另一面的表面粗糙度也可以大于前述集电体层的一面的表面粗糙度。
前述集电体层也可以由配置在前述一面侧的金属箔和配置在前述另一面侧的导电层构成。
前述导电层也可以是碳涂层。
前述集电体层也可以由配置在前述一面侧的金属箔、和配置在前述另一面侧的具有粘着性的粘接层构成。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固体电池的层叠位置的偏移和旋转,并且能够确保固体电池的品质,提高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固体电池单体10的概要的图。
图2是示出了层叠有多个本发明的固体电池单体而成的固体电池100的图。
图3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固体电池单体10a的层叠体的概要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13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