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移除比特信道具有递归互斥ID的极化码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79467.6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4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颖;蒋靖;杨阳;W·杨;G·萨奇斯;J·B·索里阿加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13/13 | 分类号: | H03M13/13;H03M13/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戴开良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比特 信道 具有 递归 id 极化 构造 | ||
描述了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系统和设备。在一些系统中,无线设备可以实现经调整的分形增强内核极化编码。编码器可以接收数个信息比特和块大小以用于传输,以及可以向用于传输的信息比特附加另外数量的信息比特。编码器可以执行递归比特分配过程,以基于互信息度量来在子块的集合之间分配信息比特的聚合集。为了获得正确数量的信息比特和块大小,编码器可以移除与附加的另外的比特数量相等的数个信息比特(例如,从前半部分的子块中),将余下的信息比特分配给在每一个子块中的比特信道,以及对比特的集合进行块打孔(例如,从前半部分中)。产生的码字可以减轻可实现的信噪比(SNR)尖峰的发生。
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由WANG等人于2017年12月11日递交的、题为“AdjustedFractally Enhanced Kernel Polar Codes For Achievable Signal-To-Noise RatioSpike Mitigation(用于可实现的信噪比尖峰减轻的经调整的分形增强内核极化码)”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597,255号,和由WANG等人于2018年11月5日递交的、题为“AdjustedFractally Enhanced Kernel Polar Codes For Achievable Signal-To-Noise RatioSpike Mitigation(用于可实现的信噪比尖峰减轻的经调整的分形增强内核极化码)”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6/180,795号的权益,这两份申请中个每个申请被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下文涉及无线通信,以及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可实现的信噪比(SNR)尖峰减轻的经调整的分形增强内核极化码。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地部署,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诸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传送、广播等。这些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时间、频率和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进行通信的。这样的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诸如长期演进(LTE)系统、改进的LTE(LTE-A)系统,或LTE-A Pro系统)的第四代(4G)系统,和可以被称作新无线电(NR)系统的第五代(5G)系统。这些系统可以采用诸如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或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OFDM(DFT-S-OFDM)的技术。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包括数个基站或网络接入节点,均同时支持针对多个通信设备的通信,其在其它方面可以被称作用户设备(UE)。
在一些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设备可以使用诸如极化码的纠错码来对信息比特进行编码。一些编码器可以实现分形增强内核极化码构造来生成码字以用于传输。然而,对于一些信息比特量和码块大小而言,针对宽范围的编码率,执行分形增强的内核极化编码可以导致在可实现的信噪比(SNR)曲线中的尖峰。例如,如果编码器对大量(例如,数百或数千)的比特进行了打孔以生成指定的码块大小,则分形增强的内核极化编码可以招致大的性能损失(例如,在le-4的块差错率(BLER)处高达0.5-1分贝(dB))。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94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风炉装置以及热风炉运转方法
- 下一篇:用于A型血友病基因编辑的组合物和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