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壳罐以及船舶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66882.8 | 申请日: | 2018-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30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中土洋辉;新乡正志;后神一藤;浦口良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7C3/08 | 分类号: | F17C3/08;B63B25/08;B65D90/06;F17C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于靖帅;黄纶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以及 船舶 | ||
双层壳罐具有:内槽,其贮存液化气;外槽,其包围内槽,在外槽与内槽之间形成有真空空间;至少1个金属片,其以与内槽的至少底面对置的方式设置于内槽;吸附材料,其载置在金属片上,通过物理吸附来吸附气体分子;以及隔热材料,其从金属片的上方覆盖内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式的双层壳罐以及包含该双层壳罐的船舶。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在贮存液化气的内槽与包围其内槽的外槽之间形成有真空空间的双层壳罐。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双层壳罐,该双层壳罐在内槽上层叠多个隔热膜,并且使吸附材料介于这些隔热膜彼此之间。吸附材料是粒状体,熔敷在隔热膜的表面。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双层壳罐中,在对真空空间进行抽真空时,从隔热膜、内槽、外槽的材料表面等放出氮气、氧气、水蒸气等气体。但是,当向内槽内注入低温物质时,隔热膜被冷却而提高了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吸附材料吸附上述放出气体。通过这样的冷却来提高吸附能力的吸附材料被认为是通过物理吸附来吸附气体分子。另外,物理吸附是指气体分子通过范德华力而浓缩在固定表面(吸附材料)上的现象。
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图2中记载了一种双层壳罐,该双层壳罐在内槽与外槽之间的真空空间内沿着内槽的顶面和底面配置有吸气材料。在专利文献2中,为了吸附透过的氢气而使用吸气材料。吸气材料是通过化学吸附来吸附气体分子的材料(在专利文献2中,推测为氢分子被吸气材料转换为水分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31839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6-5005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双层壳罐中,由于需要使吸附材料熔敷在隔热膜上的作业,因此成本变高。并且,为了使吸附材料介于隔热膜彼此之间,在隔热膜内的厚度方向的温度梯度的影响下,吸附材料无法被冷却到内槽的温度,在吸附能力的提高方面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即使在内槽内,也会由于液化气的密度的温度依赖性而形成温度层,因此深度越深,液化气的温度越低。即,在内槽的外表面中,内槽的底面的温度最低。因此,可考虑使吸附材料与内槽的底面密接而将吸附材料冷却到内槽的底面的温度。但是,在内槽的下方,由于重力作用于吸附材料以使该吸附材料离开内槽,因此难以使吸附材料与内槽的底面密接。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低成本地将吸附材料冷却至内槽的底面的温度的双层壳罐以及包含该双层壳罐的船舶。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双层壳罐的特征在于,具有:内槽,其贮存液化气;外槽,其包围所述内槽,在所述外槽与所述内槽之间形成有真空空间;至少1个金属片,其以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内槽的底面对置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内槽;吸附材料,其载置在所述金属片上,通过物理吸附来吸附气体分子;以及隔热材料,其覆盖所述内槽和所述金属片。
根据上述结构,热传导率高的金属片以该金属片的至少一部分与内槽的底面对置的方式安装于内槽,并且该金属片与内槽一起被隔热材料覆盖,因此,在向内槽内注入液化气时,金属片被冷却至与内槽的底面相同的温度。并且,由于在该金属片上载置有吸附材料,所以能够将吸附材料冷却至内槽的底面的温度。而且,只要在金属片上载置吸附材料即可,因此能够低成本地得到该效果。
所述金属片的材质也可以与所述内槽的材质相同。根据该结构,虽然在向内槽内注入液化气时内槽会热收缩,但金属片也以与内槽相同的线膨胀率热收缩。因此,能够防止内槽热收缩时的内槽与金属片的相对位置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68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