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模块壳体以及包括该电池模块壳体的电池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1027.X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5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辛殷圭;姜达模;文祯晤;李润九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
主分类号: | H01M50/209 | 分类号: | H01M50/209;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刘久亮;黄纶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块 壳体 以及 包括 | ||
根据本公开的电池模块壳体包括:分别形成上壁和下壁的顶板和底板;以及分别形成相对的侧壁主体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该电池模块壳体具有矩形管状,其被设置为允许在其内部空间中容纳电池单元。电池模块壳体包括结合部分,该结合部分通过沿长度方向将粘合剂涂覆到四个部分而形成,四个部分位于顶板的两个边缘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顶表面之间以及底板的两个边缘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底表面之间。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模块壳体,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制造为具有易于可重复使用、可回收和可再加工的结构的电池模块壳体以及包括该电池模块壳体的电池模块。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月17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005922 号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背景技术
电池模块可以包括:多个电池单元,该多个电池单元在一个方向上层叠并且具有串联和/或并联电连接的电极引线;以及电池模块壳体,该电池模块壳体用于封装电池单元。
电池模块壳体以不足的机械刚度为电池单元提供机械支撑,并且用作保护电池单元免受外部冲击的外壳。电池模块壳体可以根据电池模块被制造为各种形状,并且最近经常被制造为被称为单框架的矩形管状。
传统的单框架可以通过挤压或压铸一体地制造,或者可以通过焊接将四块板接合来制造。
但是,如果在电池模块的内部部件(例如电池单元或插置在电池单元之间以测量电芯的温度的热敏电阻)出现问题,则由于传统的电池模块壳体是通过焊接整体形成或制造的,因此传统的电池模块壳体不容易拆解,由此很难仅修复或更换有问题的部件。
而且,在传统的电池模块中,如果由于电池模块壳体的上述结构而无法修复或更换具有问题的部件,则其余正常工作的部件也可能无法重复使用并且应完全丢弃。
此外,电池模块壳体也可以通过以卡扣配合的方式联接四个板来制造,从而可以对电池模块壳体进行再加工。然而,卡扣配合方法不是令人满意的替代方案,因为与整体型或焊接型电池模块壳体相比,即使经由小的冲击也可能容易损坏联接部,并且密封性相对较低。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具有易于再加工并且具有整体型和焊接型优点的新结构的电池模块壳体。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因此,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高气密性并且在必要时易于再加工的电池模块壳体,以及包括该电池模块壳体的电池模块。
然而,本公开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说明书中清楚地理解本文中未提及的目的。
技术方案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电池模块壳体,该电池模块壳体包括形成上壁和下壁的顶板和底板以及形成两个侧壁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该电池模块壳体具有被设置为在该电池模块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容纳电池单元的矩形管状,
其中,所述电池模块壳体具有结合部分,该结合部分通过沿长度方向将粘合剂涂覆到四个位置而形成,所述四个位置与所述顶板的彼此相对的两个侧边缘与所述第一侧板的顶表面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顶表面之间的两个位置以及所述底板的彼此相对的两侧的侧边缘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底表面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底表面之间的两个位置对应。
所述结合部分可以具有形成在预定位置处的可拆卸夹具插入空间,并且所述粘合剂可以不被涂覆到所述可拆卸夹具插入空间。
所述可拆卸夹具插入空间可以设置为多个,并且多个可拆卸夹具插入空间可以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长度方向间歇性地形成。
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空间扩展部分,该空间扩展部分通过凹入地形成与可拆卸夹具插入空间相对应以具有不平坦结构的区域来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新能源,未经株式会社LG新能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10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式移动台车的安全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指导核酸的产生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