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47487.5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4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丸山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藤仓 |
主分类号: | G02B6/036 | 分类号: | G02B6/036;C03B37/018;G02B6/0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玮;张丰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光纤及其制造方法,该光纤具备纤芯、包围上述纤芯的凹陷层、以及包围上述凹陷层的包层,上述纤芯的折射率分布具有指数α为3.5以上6以下的α次方分布,上述凹陷层相对于上述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Δ-被设定为其绝对值|Δ-|为0.01%以上0.045%以下,上述纤芯的半径r1以及上述凹陷层的外周半径r2被设定为它们的比例r1/r2为0.2以上0.6以下,22m的光缆截止波长λcc为1260nm以下,波长1310nm的模场直径MFD为8.6μm以上9.5μm以下。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主张享有2017年7月18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139349号以及2018年3月9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043636号的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纤芯与包层之间具有凹陷层的光纤。另外,涉及制造上述的光纤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纤芯与包层之间具有凹陷层的光纤。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将凹陷层相对于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Δ-以及纤芯的半径r1相对于凹陷层的外周半径r2的比r1/r2最优化,从而能够实现维持模场直径并将与通用光纤的连接损耗抑制为较小,并且弯曲损耗满足与光纤有关的国际规格亦即ITU-T(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 Unio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建议G.657.A1的光纤。
此外,模场直径(MFD:Mode Field Diameter)在ITU-T建议G.650.1中,由彼得曼第二定义式(下公式(1))表示。这里,E(r)表示距光纤的中心轴的距离成为r这点的电场强度。
[公式1]
另外,弯曲损耗表示卷绕于具有规定的半径的心轴等时的损耗的增加量。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047749号
然而,在光纤中,除了连接损耗以及弯曲损耗之外,还需要考虑色散特性。例如,在ITU-T建议G.652中,被推荐将零色散波长ZDW形成1300nm以上1324nm以下,将零色散斜率形成0.073ps/km/nm2以上0.092ps/km/nm2以下。若考虑制造偏差,则优选设计零色散波长成为1305nm以上1319nm以下的光纤。
然而,具有凹陷层的光纤与不具有凹陷层的光纤相比,存在零色散波长变短的趋势。即使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光纤中,也存在零色散波长小于1305nm的情况。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光纤中留有改善色散特性的余地。
此外,零色散波长是指波长色散的值成为零的波长。这里,波长色散是材料色散与波导色散的合计。另外,零色散斜率是指零色散波长的波长色散相对于波长的变化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具有凹陷层的光纤中,兼顾低连接损耗性与低弯曲损耗性,并且实现色散特性的改善。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光纤具备:纤芯、包围上述纤芯的凹陷层、以及包围上述凹陷层的包层,上述纤芯的折射率分布具有指数α为3.5以上6以下的α次方分布,上述凹陷层相对于上述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Δ-被设定为其绝对值|Δ-|为0.01%以上0.045%以下,上述纤芯的半径r1以及上述凹陷层的外周半径r2被设定为它们的比例r1/r2为0.2以上0.6以下,22m的光缆截止波长λcc为1260nm以下,波长1310nm的模场直径MFD为8.6μm以上9.5μ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藤仓,未经株式会社藤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74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囊用织物
- 下一篇:车辆用控制装置以及供电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