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操作混合动力车辆的混合动力分离离合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3608.0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1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斯特芬·克莱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8/06 | 分类号: | F16D4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柳春雷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操作 混合 动力 车辆 分离 离合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用于操作混合动力车辆的混合动力分离离合器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通过静液压式离合器致动器(12)使混合动力分离离合器(4)运动,其实现方式是:可轴向运动地支承在静液压式致动器(12)的主动缸(17)中的活塞(16)通过含有液压液体的静液压行程操作操纵混合动力分离离合器(4)的从动缸(21),其中,主动缸(17)的活塞(16)在未被操作的状态下将主动缸(17)相对无压力的补偿容器(24)的连接口(25)打开,以进行液压液体(18)的体积补偿。在即使在混合动力车辆中也可优化通气过程的方法中,在混合动力车辆的纯电动行驶期间,根据混合动力驱动系(1)的系统参数增加液压液体(18)的冷却时间,以推迟体积补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作混合动力车辆的混合动力分离离合器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通过静液压式离合器致动器使混合动力分离离合器运动,其实现方式是:可轴向运动地支承在静液压式离合器致动器的主动缸中的活塞通过含有液压液体的静液压行程操作操纵混合动力分离离合器的从动缸,其中,主动缸的活塞在未被操作的状态下将主动缸相对无压力的补偿容器的连接开口打开,以进行液压液体的体积补偿。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的机动车中、尤其轿车中越来越多地使用自动离合器,自动离合器使用静液压式离合器致动器。这种静液压式离合器致动器具有主动缸,主动活塞可轴向运动地支承在主动缸中。主动缸的由电动机驱动的主动活塞使布置在静液压行程中的液压液体处于压力下,由此从动缸的从动活塞运动,从动活塞的运动传递到离合器上,由此将离合器断开。液压液体由于外部影响而产生体积变化。在此主要观察由液压液体的温度变化引起的体积变化。在相同的主动缸位置中,由温度变化引起的体积变化导致从动缸的移动。为了将要求的离合器力矩传递到从动缸以及进而离合器上,必须足够精确地获知从动缸的位置。为了补偿在静液压行程中的体积变化,主动缸如此运动,使得静液压行程经由主动缸中存在的开口与无压力的补充容器连接。由此可在补充容器和静液压行程之间实现体积补偿。然后重新产生了主动缸和从动缸的位置之间的已知关系。
打开补充容器和静液压行程之间的连接并且在该位置中等待直至体积补偿称为通气。每次通气过程对车辆的行驶性能都有不可忽略的影响。一方面,频繁的通气过程明显降低行驶舒适性,另一方面,要求的换挡过程会因通气过程推迟。为了至少降低液压液体的温度对机动车的驱动系中由静液压式致动器操纵的离合器的影响,根据DE 10 2011 103750 A1,确定压力介质体积的与温度相关的变化,并且由该变化引起的从动缸活塞位移差通过驱动装置对主动缸活塞的加载来补偿。由此可在不损害行驶舒适性的情况下运行更长的通气周期。
由DE 10 2015 210 175 A1已知用于控制自动化操作的摩擦离合器的方法,其中借助补偿值连续地校正离合器特征曲线的根据通气过程且根据摩擦离合器围绕旋转轴线的转速产生变化的接触点,其中补偿值根据摩擦离合器的转速变化的方向确定。
在具有通过混合动力分离离合器分开的呈内燃机和电动机形式的两个驱动设备的混合动力车辆中,根据行驶模式确定车辆利用度。在此,可以由内燃机和电动机分别单独地或由两个驱动设备同时地驱动车辆。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用于操作混合动力车辆的混合动力分离离合器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可最优地调节通气过程。
根据本发明,该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方式解决:在混合动力车辆的纯电动行驶期间,根据混合动力驱动系的系统参数增加液压液体的冷却时间,以推迟体积补偿。因为在纯电动行驶期间内燃机关闭,且在这种情况下由内燃机输出的温度没有传递到液压式离合器致动器的液压液体上,所以利用了这段液压液体可以进行冷却的时间。因此,增加冷却时间提高了车辆在电动行驶中的利用度。
有利地,考虑构件公差和/或温度相关性和/或内燃机参数和/或离心力影响作为系统参数。由此不仅考虑静液压式离合器致动器本身的特性,而且考虑整个混合动力驱动系的特性,以通过延长冷却时间改进车辆的行驶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36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