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b3 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7719.0 | 申请日: | 201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2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伴野信哉;太刀川恭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物质材料研究机构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C22C9/00;C22C9/01;C22C9/04;C22C13/00;C22C27/02;C22F1/00;C22F1/08;C22F1/16;H01B12/1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慧慧;向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nb base sub | ||
本发明提供在内锡法Nb3Sn超导线材的制造中在促进Nb3Sn层生成、超导丝机械强度(和增大界面电阻)、临界温度(磁场)、结晶粒微小化等方面功能丰富的Nb3Sn超导线材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Nb3Sn超导线材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提供棒材(10)的工序,所述棒材(10)的中心部设有Sn插入孔(12),且具有沿Sn插入孔(12)的外周面离散式设置的复数个Nb插入孔(14);在Sn插入孔(12)中安装合金组成为Sn‑zQ(Q=Ti、Zr、Hf)的合金棒,并在Nb插入孔(14)中插入Nb芯的工序;对棒材(10)进行缩径加工来制作规定外径的Cu‑xZn‑yM/Nb/Sn‑zQ复合多芯线的工序;以及对复合多芯线进行生成Nb3Sn相的热处理的工序;所述棒材(10)的合金组成由Cu‑xZn‑yM表示(x:0.1~40质量%,M=Ge、Ga、Mg或Al,但为Mg时x:0~40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Nb3Sn超导线材,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内锡法的Nb3Sn超导线材的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在此Nb3Sn超导线材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Nb3Sn超导线材用的前驱体及使用该前驱体而成的Nb3Sn超导线材。
背景技术
Nb3Sn(铌三锡)是铌(Nb)与锡(Sn)的金属间化合物,其常被加工成线材,并使用于核融合和核磁共振(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装置用的超导磁体等。
虽然Nb3Sn比铌钛(NbTi)更昂贵,但从临界磁场Hc的观点出发,相对于NbTi约15T,Nb3Sn的磁场强度高达约30T。另外,Nb3Sn的临界温度为18.3开尔文(K),通常在4.2K,即液体氦的沸点温度下使用。
就机械性而言,作为超导线材的Nb3Sn非常脆,不能够容易地制作成需要缠绕超导磁体的线材。为了克服此问题,电线制造商通常使用包含具有延展性的前驱体的复合电线来进行缩径加工。对于内锡法而言,包含Nb、Cu和Sn各自的合金。对于青铜法而言,在铜与锡的青铜基体中包含Nb。在两种制造工序中,通常将线材缩径加工到最终线径并缠绕于热处理前的螺线管或电缆上。即,Nb仅在热处理期间与Sn反应并形成脆的超导电铌三锡化合物。
接着,详细地说明上述作为前驱体的Nb3Sn超导线材的制造方法,即青铜法和内锡法。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Cu-Sn-Zn母材和Nb合金芯的所谓的利用青铜法的线材制作技术。青铜法是指,通过使Cu中固溶了Sn的Cu-Sn或进一步固溶了第三元素的青铜母材与其中埋入的多根Nb芯进行扩散反应,来生成Nb3Sn相的方法。但是,此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在线材加工方面Sn向母材中的固溶比例被限制在15.5质量%以下,难以增加Nb3Sn体积,即难以提高每单位线材截面的临界电流密度。另外,青铜法中还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在拉丝加工中会产生较大的Cu-Sn合金的加工固化,因此必须进行中间退火,从而导致制造成本增大等。
另一方面,内锡法是指不使用Cu-Sn青铜,而在由纯Cu或固溶了Sn以外元素的Cu合金母材与其中埋入的多根Nb芯和Sn芯构成的前驱体线材中,通过热处理使Cu合金与Sn反应而先生成Cu-Sn相,接着通过已生成的Cu-Sn相与Nb进行扩散反应而最终生成Nb3Sn相的方法。另外,专利文献2、3中,公开了使用内锡法的Nb3Sn超导线材的开发示例。
通过采用内锡法代替上述的青铜法,解决了线材内部的Sn摩尔比低的问题,使Nb3Sn体积的增加变为可能。但是,在以往的内锡法中存在以下课题,中央的Sn芯扩散到Cu母材后产生较大的空穴,会损害线材的机械性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物质材料研究机构,未经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物质材料研究机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77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导输电用绝热多重管
- 下一篇:热敏电阻膜及其成膜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