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布线基板以及电子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9434.2 | 申请日: | 2018-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3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浅井良太;山元一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16;H05K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王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线 以及 电子 模块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在布线基板产生波纹时的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产生的杂散电容的变动的布线基板。层叠多个绝缘体层(1a)~(1f),在同一层间隔开间隔形成第1电极(3)和第2电极(4),第1电极(3)的厚度比第2电极(4)的厚度大,在从相对于绝缘体层(1a)~(1f)的层叠方向垂直的方向透视时,第1电极(3)的下侧主面比第2电极(4)的下侧主面低,第1电极(3)的上侧主面比第2电极(4)的上侧主面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绝缘体层的同一层间至少形成有第1电极与第2电极的布线基板。
另外,本发明涉及在本发明的布线基板安装有电子部件的电子模块。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6-62570号公报)中公开有层叠多个绝缘体层,并在绝缘体层的层间形成有电极的布线基板。
在图14示出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布线基板(内置电容器多层基板)1000。其中,图14是布线基板1000的分解立体图。
布线基板1000具有层叠的绝缘体层(电介质层)101a~101d。另外,在层叠的绝缘体层101a~101d的上下两侧层叠有作为保护层的绝缘体层(绝缘性保护片)102a、102b。
在绝缘体层101a的上侧主面形成有电容器电极(大面积电容电极)103。在绝缘体层101b的上侧主面形成有电容器电极(小面积电容电极)104。在绝缘体层101c的上侧主面形成有电容器电极(大面积电容电极)105。在绝缘体层101d的上侧主面形成有电容器电极(小面积电容电极)106。
在布线基板1000中,电容器电极103与电容器电极105为同一形状,并且为相同的大小。另外,电容器电极104与电容器电极106为同一形状,并且为相同的大小。而且,电容器电极103、105的大小与电容器电极104、106的大小相比较大。
在绝缘体层101a~101d的层叠方向透视时,电容器电极104、106的外边缘进入电容器电极103、105的外边缘的内侧。另外,电容器电极103~106重叠。
布线基板1000通过在电容器电极103、105与电容器电极104、106之间形成的电容来构成电容器。
由上述的结构构成的布线基板1000即使在绝缘体层101a~101d的一个或者多个层产生平面方向的堆积错位,电容器的电容也不变动。
即,布线基板1000如上述的那样,由于电容器电极103、105的大小比电容器电极104、106的大小大,并且,在绝缘体层101a~101d的层叠方向透视时,电容器电极104、106的外边缘进入电容器电极103、105的外边缘的内侧,因此即使在绝缘体层101a~101d产生堆积错位,只要电容器电极104、106的外边缘不从电容器电极103、105的外边缘突出,电容器电极103、105与电容器电极104、106的重叠面积就不变动,电容器的电容就不变动。
布线基板1000即使在绝缘体层101a~101d的一个或者多个层产生平面方向的堆积错位,若该堆积错位为允许范围内的大小,则电容器的电容也不会变动。因此,对于布线基板1000而言,由电容器的电容超过规格引起的不合格率非常低,成品率较高,且生产率较高。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6-62570号公报
布线基板1000能够抑制由绝缘体层101a~101d的堆积错位引起的电容器的电容变动,但不能够抑制在布线基板1000产生波纹的情况下的在同一层间邻接而形成的2个电极间的杂散电容的变动。
即,在近来的高精度地设计的布线基板中,在布线基板产生波纹的情况下的在同一层间邻接而形成的2个电极间的杂散电容的变动(降低)成为问题。所谓波纹是布线基板的一部分在厚度方向上或隆起或下沉的现象。例如,在布线基板由陶瓷制作的情况下,存在由于烧制时的烧制不均匀等而在布线基板产生波纹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94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