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化合物(免疫刺激肽-细胞内感染)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16682.1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1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欧拉·温克韦斯特;艾玛·林德;罗伯特·瓦伦;马特·格雷戈里;史蒂文·莫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免疫系统调节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7/23 | 分类号: | C07K7/23;A61K3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罗达;安玉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免疫刺激肽 原生动物感染 细胞内细菌 细胞 真菌 可用 激活 感染 治疗 | ||
本发明提供了当施用于动物或人类患者或细胞时能够激活GnRH受体的免疫刺激肽(immunorhelins)。这些免疫刺激肽可用于治疗细胞内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感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组能够刺激免疫系统的新型肽,称为immunorhelins。本发明还提供了能够刺激白细胞上的GnRH受体的新型肽。本发明涉及新型化合物本身以及化合物在医药中的用途,特别是在治疗细胞内感染中的用途。Immunorhelins也可用作疫苗接种中的免疫调节佐剂。新型GnRH受体刺激immunorhelins最大化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最小化治疗上不需要的内分泌作用。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本发明的immunorhelins的方法,其在医药用途中具有改善的性质。
背景技术
细胞内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感染通常不会在健康个体中被诊断出来,因为它们似乎无症状,或者因为症状很轻微以至于受感染的个体往往不会寻求医疗帮助。因此,细胞内感染可能持续潜伏或可能发展为疾病状态。妨碍正常T细胞功能的病症通常导致疾病从潜伏感染进一步发展,并且诸如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细胞内感染是HIV感染已经发展为AIDS的情况下常见的患者死亡原因。因此,本领域还迫切需要治疗细胞内感染的方法和手段。
细胞内病原体(例如Mtb)具有隐藏在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细胞内结构的能力,从而引起持续感染。尽管在肺中CD4+T辅助细胞可识别Mtb并且产生适当的反应,但该系统不能产生灭菌免疫力(MacMicking 2012)。为了逃避宿主的免疫识别,Mtb开发了一系列机制,抑制在CD4+T辅助细胞的MHC II类口袋中呈递的Mtb肽的识别。已经证明Toll样受体2被Mtb抑制,而这又抑制了IFN-γ诱导的MHC II类表达(Noss 2001)。此外,数据表明Mtb具有抑制吞噬体加工和成熟的能力,可能是通过恒定链相关机制(Ramachandra 2001)。因此,由于Mtb产生的免疫逃逸因子,源自Mtb的MHC II类肽的正常抗原加工、加载和呈递受损。
设计内吞体溶酶体途径以摄取病原体,将它们加工成12-15aa的长肽,在通过HLA-DM去除恒定链肽CLIP后加载到MHC II类口袋中的肽。在抗原加载之后,将MHC II类肽复合物转运至细胞表面,以呈递CD4+T辅助细胞的特异性T细胞受体(Roche 2015)。最近据报道,Mtb表达的蛋白EsxH直接抑制内吞体分选转运复合体(ESCRT)机制(Portal-Celhay 2016)。EsxH抑制抗原呈递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激活CD4+T辅助细胞的能力。由于完整的ESCRT机制似乎是抗原加工、呈递和T细胞激活所必需的,因此EsxH是通过干预MHC II类途径解释Mtb诱导的免疫逃逸的关联。
MHC II类呈递的重要性也已在原发性免疫缺陷(PID)患者中得到证实。在IFN-γ回路(包括IFNGR和IL-12)中存在缺陷的PID患者具有增加的TBC的获得和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由于MHC II类表达取决于IFN-γ表达并受其调节,因此IFN-γ回路中的表达缺陷将导致额外降低的MHC II类表达和CD4+T辅助细胞的活性差。
原生动物如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作为绝对细胞内寄生虫,已经开发出一种通过细胞内隐藏来避免免疫识别的机制。该机制涉及干扰MHC II类表达,因此减少了针对特异性CD4+T辅助细胞呈递的弓形虫的量。详细的机制取决于弓形虫表达的可溶性蛋白,即抑制IFN-γ诱导的MHC II类表达(Leroux 2015)。
此外,已经证明不同的真菌感染取决于MHC II类表达。新型隐球菌(Cryptococosneoformans)可能会导致包括艾滋病在内的免疫缺陷患者的危及生命的脑部感染。在新型隐球菌的小鼠模型中的工作已经证明,以IFN-γ依赖性方式激活小胶质细胞及其对MHC II类的上调对于存活是至关重要的(Zhou 20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免疫系统调节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免疫系统调节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66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