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系统、处理器装置及内窥镜系统的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3789.0 | 申请日: | 2018-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7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045 | 分类号: | A61B1/045;A61B1/00;G02B23/24;G06T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高颖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系统 处理器 装置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大致同时且准确地判别具有不同特征的多个区域的内窥镜系统、处理器装置及内窥镜系统的工作方法。内窥镜系统具备光源部、图像传感器、图像获取部、第1图像生成部、第2图像生成部及区域判别部。光源部发出不同波长的多种照明光。图像获取部获取与各个照明光对应的图像。第1图像生成部生成成为显示用图像的基础的第1图像(白色光图像)。第2图像生成部利用至少1个所对应的波长与在第1图像的生成中利用的图像不同的图像来生成第2图像(明暗区域判别图像等)。区域判别部利用第2图像判别观察对象中的区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判别观察对象的一部分区域的内窥镜系统、处理器装置及内窥镜系统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通常利用具备光源装置、内窥镜及处理器装置的内窥镜系统进行诊断。尤其,近年来已知有判别观察对象的一部分区域的内窥镜系统。例如,专利文献1~3中记载的内窥镜系统判别摄有粘膜轮廓、暗部、镜面反射、泡沫或残渣的区域。
并且,已知有根据欲观察的区域的特征等而切换观察模式的内窥镜系统(专利文献4)。此外,已知在CT(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图像等医用图像中,根据表示每个区域的像素值的出现频度的直方图的形状进行区域判别(专利文献5)。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01966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01618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19205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6-13183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5854561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一直以来在内窥镜图像中判别具有特定特征的区域(以下,称为区域判别),但根据所判别的区域的特征或观察对象的情况等,有时鲁棒性(robustness)低而导致错误地判别区域。例如,为了区别粘膜和残液而欲判别存在残液的区域时,存在如下情况,即,若残液薄,则很难进行判别,无法准确地判别存在残液的区域,或者即使在一定程度上判别出了存在残液的区域,但所判别的区域的轮廓不准确。若在区域判别中利用直方图,则比其他区域判别方法更易获得比较准确的结果,但即使是利用直方图的区域判别,也如上述那样很难进行区别粘膜和残液的区域判别,有时会导致成为不准确的结果。
并且,若准备可强调具有特定特征的组织或结构等来观察的观察模式,则具备具有该特定特征的组织或结构等的区域的判别精度得到提高。但是,设定观察模式时,所准备的观察模式基本上专门识别1种特定组织或结构,因此很难从通过所准备的观察模式获取及显示的1个图像同时且准确地判别具有不同特征的多个区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大致同时且准确地判别具有不同特征的多个区域的内窥镜系统、处理器装置及内窥镜系统的工作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内窥镜系统具备光源部、图像传感器、图像获取部、第1图像生成部、第2图像生成部及区域判别部。光源部发出不同波长的多种照明光。图像传感器利用各个照明光拍摄观察对象。图像获取部获取与各个照明光对应的图像。第1图像生成部利用图像中的任一图像生成成为显示于显示部的显示用图像的基础的第1图像。第2图像生成部在由图像获取部获取的图像中,利用至少1个所对应的波长与在第1图像的生成中利用的图像不同的图像来生成第2图像。区域判别部利用第2图像判别观察对象中的区域。
优选具备强调处理部,利用第1图像,生成强调了由区域判别部判别出的区域中的至少1个区域的显示用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37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