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气零部件组装体和车辆用制动液压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2672.0 | 申请日: | 2018-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2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千叶健太郎;驹场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信工业株式会社;日本维宁尔日信制动器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T8/36 | 分类号: | B60T8/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蒋国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 零部件 组装 车辆 制动 液压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气零部件组装体和车辆用制动液压控制装置,其在采用通过连接端子与控制基板连接的简易结构的同时,能够合理有效地防止电气零部件的脱落。电气零部件组装体具有用于电气零部件组装的外壳(202),电气零部件和外壳(202)被固定于基体(100)的一表面(101)。电气零部件具有被压接于基板(201)的通孔(201a)内的连接端子,其中基板(201)设置于外壳(202),连接端子针对通孔(201a)的插入方向为针对外壳(202)的组装方向,电气零部件组装体具有:被凸设于与组装方向交叉的电气零部件的外表面和与外表面相向的外壳(202)的内表面中的一方的肋(25);和被凹设于另一方的用于插入肋(25)的槽部(226),在槽部(226)的内表面设置有与肋(25)抵接的突起(226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零部件组装体(electric component assembly)和车辆用制动液压控制装置(brake fluid pressure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二轮车或四轮车等车辆的制动系统中,已知一种具有车辆用制动液压控制装置的制动系统,该车辆用制动液压控制装置对起到车轮制动作用的制动液压进行控制。作为车辆用制动液压控制装置,有一种具有在内部中形成有制动液流路的基体(substrate)和被安装于基体的一表面的电磁阀的装置。在基体的一表面安装有电气零部件组装体,所述电气零部件组装体由安装于电磁阀的作为电气零部件的线圈组装体和对其进行覆盖的外壳(housing)构成。线圈组装体与配设于外壳内的控制基板连接。
在这种车辆用制动液压控制装置中,通过控制基板控制对线圈组装体的通电而使电磁阀开闭,据此,改变制动液流路内的制动液压来控制车轮制动的制动力。
线圈组装体具有磁轭、配设在磁轭内的线圈骨架、和卷绕在线圈骨架上的线圈。
作为与线圈连接的连接端子,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已知一种具有压配合端子(press fit terminal)的连接端子。通过将压配合端子压接并插装在控制基板的插装孔中,线圈组装体和控制基板电连接。
另外,还研究过如下结构:为了简化组装结构,仅通过利用压配合端子等进行连接来将线圈组装体等电气零部件固定于外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第5261223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仅通过利用压配合端子等连接端子进行连接来将线圈组装体等电气零部件固定于外壳的结构中,担忧会产生如下问题。例如,存在如下担忧:在压配合端子的连接方向上施加了过大的外力的情况下,压接并插装到控制基板的端子部发生弯曲而导致线圈组装体等从控制基板上脱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气零部件组装体和车辆用制动液压控制装置,其在采用由连接端子实现的与控制基板连接的简易结构的同时,能够合理有效地防止电气零部件的脱落。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为一种电气零部件组装体,其具有电气零部件和用于所述电气零部件组装的外壳,所述电气零部件和所述外壳固定于基体的一表面。所述电气零部件具有被压接并插装于基板的通孔(through hole)内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针对所述通孔的插入方向为针对所述外壳的组装方向,其中所述基板设置于所述外壳。电气零部件组装体具有肋(rib)和槽部(groove),其中,所述肋凸设于与所述组装方向交叉的所述电气零部件的外表面和与所述外表面相向的所述外壳的内表面的一方;所述槽部凹设于与所述组装方向交叉的所述电气零部件的外表面和与所述外表面相向的所述外壳的内表面的另一方,用于所述肋插入,在所述槽部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肋抵接的突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信工业株式会社;日本维宁尔日信制动器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信工业株式会社;日本维宁尔日信制动器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26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