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架纵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1626.2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9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穆峰;孙喜冬;甄林涛;孙志伟;李子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雷莹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纵梁 车架纵梁 纵梁后段 本实用新型 车型 后减震器 前减震器 串接的 平直状 便于运输 变形的 扭力矩 平台化 梁体 开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架纵梁结构,主要包括纵梁本体,该纵梁本体具有由后减震器相串接的纵梁前段和纵梁后段,并于纵梁前段上连接有前减震器塔,且前减震器塔与后减震器塔之间的纵梁前段至少有部分长度为平直状的梁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架纵梁结构,通过将纵梁本体由相串接的纵梁前段和纵梁后段构成,一方面可根据不同车型调整纵梁前段和纵梁后段的长度,而使本车架纵梁结构可适用于不同车型,从而可有利于车型的平台化开发;另一方面也可便于运输并降低发生变形的风险;此外,通过将至少部分长度的纵梁前段构造为平直状,可有效降低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纵梁本体所受到的弯扭力矩,从而可使得本车架纵梁结构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架纵梁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车架纵梁一般为一体式结构,使得车架纵梁的整体长度较长,致使车架纵梁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且变形也不易校正。另外,不同的车架纵梁仅能使用于单一的车型,无法在不同车型之间通用,导致新车型需开发设计新的车架纵梁,大大延长了开发时间和开发成本。此外,因结构设计不合理,现有的车架纵梁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所受到的弯扭力矩较大,不仅降低了使用效果,同时也降低了车架纵梁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架纵梁结构,以提高车型通用性,并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降低所受到的弯扭力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架纵梁结构,包括纵梁本体,所述纵梁本体具有纵梁前段与纵梁后段,且所述纵梁前段和所述纵梁后段由后减震器塔串接于一起,并于所述纵梁前段上连接设有前减震器塔,且所述前减震器塔与所述后减震器塔之间的所述纵梁前段至少有部分长度为平直状的梁体。
进一步的,所述纵梁本体的截面呈口字形,并由相扣合且点焊连接的上板体与下板体构成,所述上板体和所述下板体的厚度在1.6-3.0mm之间,且于所述纵梁本体内部设有连接于所述上板体和所述下板体之间的加强板体。
进一步的,所述上板体与所述下板体的厚度在1.6-2.5m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上板体与所述下板体的厚度为1.6mm。
进一步的,所述上板体与所述下板体通过形成于两者上的外伸布置的翻边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减震器塔与所述后减震器塔之间的所述纵梁本体内的所述加强板体的截面为横置的“几”字形。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纵梁本体至少一端位置的所述加强板体为沿所述纵梁本体口字形截面的对角线布置。
进一步的,于所述纵梁前段上设有以承装悬置的悬置安装座。
进一步的,所述后减震器塔包括与所述纵梁前段及所述纵梁后段连接的后减震器支座,连接于所述后减震器支座顶部的后减震器安装座,以及连接于所述后减震器支座的一侧与所述纵梁前段间的塔顶支撑架;所述后减震器安装座上设有减震器过孔,并于所述减震器过孔的一侧布置有减震器安装孔,且所述后减震器支座的底部与所述纵梁前段间围构形成有半轴通道。
进一步的,于所述后减震器支座内设有后减震器支座加强板及后控制臂安装支架,于所述塔顶支撑架内设有后上摆臂安装支架和后下摆臂安装支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架纵梁结构,通过将纵梁本体由相串接的纵梁前段和纵梁后段构成,一方面可根据不同车型调整纵梁前段和纵梁后段的长度,而使本车架纵梁结构可适用于不同车型,从而可有利于车型的平台化开发;另一方面也可便于运输并降低发生变形的风险;此外,通过将至少部分长度的纵梁前段构造为平直状,可有效降低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纵梁本体所受到的弯扭力矩,从而可使得本车架纵梁结构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16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