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轨道炮C型电枢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45810.X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9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袁晓明;王储;王卫东;朱轩;张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F41B6/00 | 分类号: | F41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刘阳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枢 减阻表面 本实用新型 电磁轨道炮 顶面 侧面 仿生鲨鱼皮 轨道走向 背风面 超疏水 内表面 迎风面 底面 均布 电磁发射技术 底面圆弧 飞行过程 飞行姿态 空气阻力 凸起表面 圆弧过渡 垂直的 球体 多列 多排 凸起 射程 射击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电磁轨道炮C型电枢,属于电磁发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迎风面、顶面、底面、侧面A、侧面B、背风面以及内表面;所述背风面分别与顶面、底面和内表面圆弧过渡;所述迎风面分别与顶面、底面圆弧过渡,且三个面均布设有仿生鲨鱼皮减阻表面;所述仿生鲨鱼皮减阻表面为多排与轨道走向一致的沟槽,沟槽深度均相同;所述侧面A和侧面B均布设有仿生超疏水减阻表面;所述仿生超疏水减阻表面为多列走向与轨道走向垂直的凸起,所述凸起表面为球体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降低电枢飞行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保证电枢飞行姿态的稳定,同时提高电磁轨道炮的射击精度及射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发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磁轨道炮C型电枢。
背景技术
电磁轨道炮是一种利用电磁力驱动电枢,将电磁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新型发射装置。与使用化学能作为发射能源的武器相比,电磁轨道炮以电磁能作为发射能源,能够赋予电枢更高的速度和更大的动能。但由于电枢外形的特殊性,导致其发射出膛后所受空气阻力较大,同时由于自身重力的叠加,会使其在飞行过程中出现摇摆和翻转等现象,从而降低电枢的飞行稳定性和射击精度。因此,如何通过减小电枢所受空气阻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轨道炮C型电枢,目的在于有效降低电磁轨道炮电枢发射出膛后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提高飞行姿态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电磁轨道炮C型电枢,该电枢包括迎风面、顶面、底面、侧面A、侧面B、背风面以及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风面分别与顶面、底面和内表面圆弧过渡;所述迎风面分别与顶面、底面圆弧过渡,且三个面均布设有仿生鲨鱼皮减阻表面;所述仿生鲨鱼皮减阻表面为多排与轨道走向一致的沟槽,沟槽深度均相同;所述侧面A和侧面B均布设有仿生超疏水减阻表面;所述仿生超疏水减阻表面为多列走向与轨道走向垂直的凸起,所述凸起表面为球体的一部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沟槽的深度与宽度的比例为1:1,所述沟槽与沟槽的间距均相同,沟槽宽度与沟槽间间距之比为1:5。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沟槽的深度与宽度均为0.2mm,沟槽间间距为1m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凸起的高度与凸起圆形底面半径之比为1:2。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凸起的高度为0.16mm,所述凸起圆形底面半径为0.32m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相邻两列所述凸起交错排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相邻两列所述凸起在与轨道走向垂直方向的错位距离,与每列中相邻两个凸起之间距离的距离比为1:2。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设计两种仿生减阻表面相结合的电磁轨道炮电枢能够有效降低电枢飞行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保证电枢飞行姿态的稳定,同时提高电磁轨道炮的射击精度及射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迎风面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侧面A主视示意图。
图中:1、迎风面;2、侧面A;3、仿生超疏水减阻表面;4、底面;5、背风面;6、内表面;7、顶面;8、侧面B;9、仿生鲨鱼皮减阻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458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弓绑皮筋辅助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喷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