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绑带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外骨骼机器人下肢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8425.6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2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帅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李岩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绑带 固定 装置 具有 骨骼 机器人 下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绑带固定装置,应用于外骨骼机器人的下肢,绑带固定装置包含:L型基板、滑动调节部、绑带板及绑带;L型基板的一端装设于下肢上;L型基板的另一端上开设有滑槽,滑动调节部装设于滑槽上且沿滑槽的方向水平移动;绑带板装设于滑动调节部上且位于L型基板及滑动调节部之间,绑带板具有贴合人体腿型的弧面;绑带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绑带板。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绑带固定装置的外骨骼机器人的下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绑带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装设于外骨骼机器人下肢上能够对宽度进行调节的绑带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以恢复、提升慢性骨关节疾病患者、脊髋损伤患者及脑损伤患者的行走能力为目标。目前在下肢功能障碍患者中,大部分由骨关节疾病引起,其余主要由脊髋损伤及脑损伤引起。目前市场也出现了针对这些患者适用的外骨骼机器人,以助于他们的下肢行动能力的恢复。现有外骨骼机器人的下肢,在患者穿戴后绑带的位置无法调节,因此难以适应不同患者的腿型,同时绑带无法更好的贴合患者的腿型,从而导致严重影响了外骨骼机器人的可穿戴性以及患者使用外骨骼机器人进行康复训练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绑带固定装置,应用于外骨骼机器人的下肢,其中,所述绑带固定装置包含:
L型基板,其一端装设于所述下肢上;
滑动调节部,所述L型基板的另一端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调节部装设于所述滑槽上且沿所述滑槽的方向移动;
绑带板,装设于所述滑动调节部上且位于所述L型基板及所述滑动调节部之间,所述绑带板具有贴合人体腿型的弧面;
绑带,其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绑带板。
上述的绑带固定装置,其中,还包括绑带垫,装设于所述绑带板上。
上述的绑带固定装置,其中,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分别装设于所述绑带板的底面的两侧,所述绑带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
上述的绑带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搭扣。
上述的绑带固定装置,其中,还包含第三连接件,套设于所述下肢上,所述L型基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件。
上述的绑带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三连接件具有连接部、耳部及呈“凹”型的底座,所述连接部套设于所述下肢上,所述耳部通过第一螺栓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L型基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凹槽上且所述L型基板的一端沿所述凹槽的方向移动,第二螺栓还穿过所述底座连接于所述L型基板。
上述的绑带固定装置,其中,所述连接部上相对设置有二个第一切面,所述下肢包括腿杆,所述腿杆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二个第一切面的二个第二切面。
上述的绑带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滑动调节部通过第四连接件装设于所述滑槽上。
上述的绑带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基板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具有弧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外骨骼机器人的下肢,其中,包含:
腿杆;
至少一个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绑带固定装置,所述绑带固定装置装设于所述腿杆上。
本实用新型针对于现有技术其功效在于:通过滑动调节部于L型基板上滑动,使得患者穿戴好外骨骼机器人下肢后能够根据患者的腿型灵活调整绑带,从而提高了外骨骼机器人的可穿戴性以及使患者使用外骨骼机器人进行康复训练的效果更佳,同时,基于人体工效学设计的绑带板,使绑带能够更好的贴合人体的腿型,改善了机器人的穿戴舒适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84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立体化多层次LED软条贴片灯制造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双制动卷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