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材挤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8621.0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3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军杰;尹纯山;华伟忠;袁嘉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金田电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B21C23/08 |
代理公司: | 44288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拥军;糜婧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套 模芯 挤压模 挤压轮 轮槽 模座 本实用新型 安装腔 模孔 铜材 一体式模具 材料制备 挤压装置 两端连通 耐磨性能 使用寿命 相对设置 硬质材料 原料接触 压实轮 组合模 对模 制备 磨损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材挤压装置,包括边缘具有轮槽的挤压轮、与挤压轮的轮槽相对设置的压实轮、设于挤压轮一侧的模座以及安装于模座的挤压模,挤压模包括模芯以及模套,模套安装在模座上,模套具有两端连通的安装腔,模芯设于安装腔内,模芯具有模孔,由轮槽输送的原料适于进入模孔内。本实用新型的挤压模采用模芯、模套组合模的形式代替现有技术中的一体式模具,与原料直接接触的模芯可采用耐磨性能较高的材料制备,以减少铜材对模芯的磨损,提高模芯的使用寿命,不与原料接触的模套可以采用成本较低的硬质材料制备,在保证模套具有足够硬度的前提下降低挤压模整体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材挤压装置。
背景技术
铜排在电缆电线、电气设备等领域被广泛应用。铜排的生产工序包括上引无氧铜杆、连续挤压、精整拉拔、定尺锯切等。连续挤压的工序通过连续挤压机实现,连续挤压机通常由挤压轮、压实轮以及挤压模组成,铜杆坯料进入挤压轮轮槽时,在槽壁摩擦力作用下被拽引至由挤压轮和挤压模形成的挤压腔内,由于摩擦力产生的高温和高压作用,使铜材产生热塑性变形,然后通过挤压模的挤出各种形状的产品。
在公告号为CN201493338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铜扁线挤压装置,其包括挤压轮、压实轮以及挤压模,周边具有凹槽的挤压轮与动力输出轴连接,安装在轴上的压实轮位于挤压轮的上部,挤压轮的一侧还具有模座,模座内侧壁与挤压轮外圆周相配,且模座内侧壁上的弧形凸台与挤压轮的凹槽对应,模座内具有弧形挤压腔和与弧形挤压腔相通的模腔,挤压模安装在模座的模腔内。
然而,在连接挤压的过程中,挤压模一直受到铜材的磨损,容易损坏,因此挤压模的使用寿命有限,而挤压模的频繁更换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材挤压装置,降低铜材挤压过程的加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材挤压装置,提高铜杆挤压的成材率。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材挤压装置,延长挤压模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铜材挤压装置,包括边缘具有轮槽的挤压轮、与所述挤压轮的轮槽相对设置的压实轮、设于所述挤压轮一侧的模座以及安装于所述模座的挤压模,所述挤压模包括模芯以及模套,所述模套安装在所述模座上,所述模套具有两端连通的安装腔,所述模芯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模芯具有用于成型的模孔。
进一步地,所述模芯的进料端的外径大于出料端的外径,所述安装腔的形状与所述模芯的外形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模芯的出料端的外径向远离进料端的方向逐渐减小,从而形成锥台形,所述模芯的出料端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斜面契合。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模还包括出口垫,所述出口垫设于所述模套的出料端与所述模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铜材挤压装置还包括冷却板,所述冷却板内具有至少一冷却水通道,所述冷却板设置在所述模座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模座包括第一模座体以及与所述第一模座体可分离地连接的第二模座体,所述第一模座体与所述第二模座体之间形成挤压模安装腔,所述挤压模设于在所述挤压模安装腔内,所述第一模座体具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轮槽相对,所述进料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模孔连通,所述第二模座体具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模孔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模座还包括堵头以及支撑块,所述堵头与所述支撑块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第一模座体的一安装槽内,所述支撑块设于所述堵头下方,所述堵头位于所述进料通道的入口处,所述堵头的外端延伸到所述轮槽内,所述轮槽内的原料适于在所述堵头的作用下进入所述进料通道,所述第一模座体在与所述支撑块对应的位置具有便于拆下所述支撑块的拆卸孔,所述拆卸孔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块相对,另一端延伸到与所述第一模座体外部连通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金田电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金田电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86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差速器齿轮轴向分流冷挤压成形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具的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