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单的塑料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32823.6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1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焦旭邦;余正强;尹毅;张瑜;袁明涛;陈奎;顾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丁洁 |
地址: | 550018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出 塑料零件 塑料模具 顶杆 本实用新型 方向移动 开模 模具 成型 断裂 垂直向上 活动型芯 推动顶杆 形状复杂 包紧力 成型轴 顶出杆 固定板 固定式 回程杆 活动型 浇口板 上模板 上移动 同零件 壁厚 垫板 上模 推管 下模 取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单的塑料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该模具为固定式,开模时,设备往垂直向上的方向移动,带动上模板和浇口板往上移动,开模停止时,设备顶出杆开始向顶出方向移动接触第一垫板往上推动顶杆固定板、第一顶杆、第二顶杆、回程杆,直至将塑料零件顶出为止,顶出的同时,活动型芯在第二顶杆的作用下跟随跟同零件一起被顶出,取出塑料零件后,手动将活动型从塑料零件推出。无论轴的尺寸大小、形状复杂简单、壁厚较薄,都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塑料模具成型,且不会造成推管断裂;由于成型的型芯连同塑料零件一起顶出,无论成型轴的型腔包紧力大小,轴的根部都不会出现断裂或者裂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单的塑料模具,该模具适用所有类似塑料件的塑料模具成型,尤其是适合于带有通孔或盲孔壁厚较薄且成型型腔较深的圆形、方形等轴类。
背景技术
成型型腔较深的轴类、塑料件,一般是采用盲孔或带有成型顶杆的模具结构,当轴中间有通孔或者盲孔时,且壁厚较薄时(就是采用型芯固定于下模的模具结构(附图中的图3深度尺寸为10mm的轴),其顶出方式普遍采用(1)顶杆顶出、(2)推管顶出。以上两种方式存在的问题为:顶杆顶出需要壁厚较厚,否则顶杆直径较小时不易加工,而推管顶出是,塑料易溢进推管导致卡死而常常造成推管断裂;此外,以上两种顶出方式顶出轴类、塑料件时,根部(附图中图4 中的尺寸R0.2max位置)均会出现断裂或者裂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型型芯易加工的简单的塑料模具。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此提供的简单的塑料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浇口板、上模板和型芯,所述浇口板和所述上模板通过连接件贴靠设置,所述浇口板和所述上模板上开设有型腔,所述型芯设置于所述上模板内;所述下模包括底板、第一垫板、顶杆固定板、支架、第二垫板、下模板、第一顶杆、拉料杆、活动型芯、回程杆和第二顶杆,所述底板、所述第一垫板、所述顶杆固定板、所述支架、所述第二垫板和所述下模板依次贴靠设置,开模时,所述下模板位于所述上模板的下方;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成型腔,所述第一顶杆的底端、所述拉料杆的底端、所述回程杆的底端和所述第二顶杆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垫板上,所述活动型芯套装于所述第二顶杆上,随所述第二顶杆顶出而顶出;所述第一顶杆的顶端、所述拉料杆的顶端和所述第二顶杆的顶端顶靠于所述成型腔的底部且可将所述成型腔内成型的塑料件顶出,所述回程杆的顶端在外部设备顶出杆的作用下向上顶出,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外部设备顶出杆穿过的过孔。
该模具为固定式,开模时,塑料制品液压机往垂直向上的方向移动,带动上模板和浇口板往上移动,开模停止时,设备顶出杆开始向顶出方向移动接触第一垫板往上推动顶杆固定板、第一顶杆、第二顶杆、回程杆,直至将塑料零件顶出为止,顶出的同时,活动型芯在第二顶杆的作用下跟随跟同零件一起被顶出,取出塑料零件后,手动将活动型从塑料零件推出。
进一步的,该塑料模具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浇口板两侧的手柄。便于手动开启上模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螺钉。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还包括导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无论轴的尺寸大小、形状复杂简单、壁厚较薄,都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塑料模具成型,且不会造成推管断裂;
2.由于成型的型芯连同塑料零件一起顶出,无论成型轴的型腔包紧力大小,轴的根部(附图中图3中的尺寸R0.2max位置)都不会出现断裂或者裂纹;
3.该模具结构简单,成型型芯容易加工;
4.缩短了模具制造周期,更换、维修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塑料模具开模时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未经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328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喷嘴及热流道系统
- 下一篇:一种风轮注塑件的剪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