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降低蓝光危害的复合膜及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26280.7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6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曾照明;邱登明;谢超英;苏凤宜;姚述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00 | 分类号: | G02B1/00;G02B5/20;G02B5/04;F21V9/40;F21V5/00;F21K9/69;G02B6/00;G02B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李小林 |
地址: | 51145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膜 结构层 上基层 下基层 微晶 本实用新型 背光模组 蓝光危害 制备 光子晶体 透射波长 增光结构 制备工艺 波长 波段 叠合 蓝光 偏色 反射 阻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降低蓝光危害的复合膜,包括上基层、下基层、设于所述上基层和下基层之间的由光子晶体构成的微晶结构层,所述微晶结构层能够透射波长在450nm以上的光线,同时能够将波长在450nm以下的光线部分或全部反射回去。还公开了该复合膜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微晶结构层:分别制备上基层和下基层:将上基层、微晶结构层和下基层叠合为一体,其中,微晶结构层位于上基层和下基层之间,增光结构位于表层。还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上述的复合膜。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膜,其结构简单,并能够精准的阻隔450nm以下波段蓝光,同时不会导致偏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LED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降低蓝光危害的复合膜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医学研究报告表明,可见光中的紫光和蓝光对视网膜的破坏作用最大。波长在500~800nm 之间的可见光对视网膜基本上没有破坏作用,而波长处于400~500nm之间的紫光和蓝光,随波长变短,光子能量增加,其对视网膜的损害程度迅速上升。过去,人们对蓝光如何对视网膜损坏的机理不够了解,也没有得到眼科界的重视。近两三年来科学家们才开始认识到视网膜细胞含有一种异常的视黄醛叫A2E。该A2E对视网膜色素上皮在没有光照黑暗的条件下具有毒性,而在光照条件下,A2E的毒性大大地增加。A2E有两个吸收峰:一个在紫外区的335nm;另一个在蓝光区的435nm。蓝光对视网膜的损害作用是一个连锁反应:首先由于在紫外区和蓝光区均有吸收峰,使得不论是紫外光或是蓝光均能激发A2E释放出自由基离子;而自由基粒子又进一步增大了A2E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的损坏作用从而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的萎缩,进而导致光敏感细胞的死亡。其中,光敏感细胞的功能是接受入射光并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而后电信号再通过视觉神经传递给大脑后成像。因此,光敏感细胞的死亡将直接导致视力逐渐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防蓝光技术的光学原理相对比较简单,主要通过特殊材料的阻隔,将高能短波蓝光反射出去,从而达到保护眼睛免受蓝光伤害的目的。真正的难点在于:蓝光波段为UV400-500,而对眼睛伤害最大的是450nm以下的波段的高能短波蓝光,因此主要考虑如何精准地阻隔蓝光450nm以下波段的高能短波蓝光,同时控制色差,增加透光率。
当前在LED技术领域,主要采用如下防蓝光方案,其中:
1,明基软件滤蓝,其护眼效果确实显著,但是偏色偏黄厉害。
2,冠捷ABL产品硬件滤蓝,虽然解决了偏黄偏色的问题,但其护眼效果,也即蓝光过滤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降低蓝光危害的复合膜,其结构简单,能够精准有效地阻隔450nm以下波段蓝光,降低高能波段蓝光对人眼的危害,且不会导致偏色。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降低蓝光危害的复合膜,包括上基层、下基层、设于所述上基层和下基层之间的微晶结构层,所述微晶结构层的厚度200~500um。
进一步的,所述上基层表层设有增光结构,所述增光结构为均匀分布于所述上基层表面的锥状的微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微结构由滚压机在所述上基层表面滚压制得。
进一步的,所述微晶结构层由的由光子晶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上基层厚度为100~200um。
进一步的,所述下基层厚度为100~200um。
进一步的,所述上基层所用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之一,所述上基层折射率为1.41~1.6;
所述下基层所用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之一,所述下基层折射率为1.41~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62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象冰雹监测仪
- 下一篇:一种方形光斑背光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