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巡检机器人上的行走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93467.1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0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智鼎盛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5/02 | 分类号: | B25J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谢毅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壳 巡检机器人 轨道 行走机构 移动机构 马达 直线往复移动 本实用新型 槽型结构 滚轮放置 监控设备 间隔安装 截面形状 滚轮 转轴 伸出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巡检机器人上的行走机构,包括轨道及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壳及与第一安装壳相互配合的第二安装壳,第二安装壳上间隔安装有2个马达,每个马达伸出第二安装壳的转轴上均安装有滚轮;轨道的截面形状为槽型结构,且整个轨道为环形;滚轮放置于轨道上的槽内。改善了现有的监控设备只能直线往复移动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巡检机器人上的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巡检机器人是一种可移动式的监控设备,在移动过程中主要依靠具有充电功能的马达进行驱动,从而让巡检机器人具有持续性的动力。目前的监控设备的移动方式主要采用滑轨与滑块配合的方式进行导向移动,监控时,巡检机器人只能直线往复移动,不能转弯移动,导致对房间内部进行监控时需要在多个方向上设置巡检机器人才能完全覆盖房间内部区域,导致设备投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巡检机器人上的行走机构,解决了现有的监控设备只能直线往复移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巡检机器人上的行走机构,包括轨道及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壳及与第一安装壳相互配合的第二安装壳,所述第二安装壳上间隔安装有2个马达,每个马达伸出第二安装壳的转轴上均安装有滚轮;所述轨道的截面形状为槽型结构,且整个轨道为环形;所述滚轮放置于轨道上的槽内。
将移动机构与巡检机器人安装成一体,然后通过马达转动让滚轮在轨道的槽内移动,通过滚轮与槽的限位配合作用,使得整个移动机构能够稳定在轨道上移动,而且轨道为环形,使得整个移动机构能够做环形运动,从而带动巡检机器人在整个轨道上进行移动,使得巡检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的监控区域能够完全覆盖整个房间内,并且克服了现有的建工设备只能直线往复移动的情况,使得投入的设备减少,降低投入成本。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环形结构的轨道上的槽对滚轮进行限位,使得移动机构稳定放置在轨道上,通过槽的导向作用,使得移动机构能够做环形移动,从而让巡检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的监控区域能够覆盖整个房间内部,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监控设备只能做直线往复移动的情况,只需要一个巡检机器人就能够对房间内部进行监控,降低了监控设备的投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外壳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外壳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轨道1、移动机构2、第一安装壳21、容纳壳体211、配合壳体212、定位槽213、安装柱214、充电端子215、第二安装壳22、安装侧板221、承载板222、弧形板223、环形板224、通孔225、第一安装孔226、第二安装孔227、加强肋板228、定位台阶229、马达23、滚轮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智鼎盛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智鼎盛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934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新型ABB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