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水冷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92034.4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1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民;李余龙;于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嘉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5 | 代理人: | 谢东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流体 散热板 拉伸板 电池水冷板 侧壁 匹配 开口侧 壳体 流道 套接 开口 侧壁壁厚 承重能力 冷却装置 插接端 出水口 进水口 壁厚 池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内的一种电池水冷板。该种电池水冷板包括前端集流体、散热板和后端集流体,前端集流体为一侧开口的壳体,前端集流体开口侧形状与散热板前端匹配,前端集流体贴合套接于散热板前端,前端集流体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散热板包括多个型材拉伸板和用于多个型材拉伸板之间连接的连接块,型材拉伸板包括中间的流道和两侧的侧壁,侧壁壁厚与高度分别大于流道的壁厚与高度,连接块的插接端与侧壁匹配并可同时插入两个相邻的型材拉伸板的侧壁中,后端集流体为一侧开口的壳体,后端集流体开口侧形状与散热板后端匹配,后端集流体贴合套接于散热板后端。该种电池水冷板自重较轻且承重能力较强不易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水冷板。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能源应用,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电动汽车的动力由电池提供,电池在充电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电池散热不做好,对于电池的续航能力和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水冷板作为电池散热的主要部件,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的电池水冷板多采用板料冲压、钎焊而成,通过汽车电池热管理试验,已满足电池热控要求。
尽管现有技术中解决了电池水冷板冷却问题,但是,冲压成型的水冷板不仅自身重量较大而且不能承重,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重较轻同时不易损坏的电池水冷板。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水冷板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水冷板,包括前端集流体、散热板和后端集流体,所述前端集流体为一侧开口的壳体,前端集流体开口侧形状与散热板前端匹配,前端集流体贴合套接于散热板前端,所述前端集流体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散热板包括多个型材拉伸板和用于多个型材拉伸板之间连接的连接块,所述型材拉伸板包括中间的流道和两侧的侧壁,侧壁具有通孔,所述侧壁壁厚与高度分别大于流道的壁厚与高度,所述流道和侧壁均由型材拉伸而出,所述连接块的插接端与侧壁通孔匹配并可同时插入两个相邻的型材拉伸板的侧壁中,所述后端集流体为一侧开口的壳体,后端集流体开口侧形状与散热板后端匹配,后端集流体贴合套接于散热板后端。侧壁壁厚较厚,可以承受重量,中间流道高度低于两侧侧壁,不易被压伤,单位型材拉伸板重量比冲压板轻,降低电池水冷板整体重量。
所述流道为多个并联的直流道。流道中无转弯且流道长度短,整体压降减小,同时流道与外界接触面更多,散热性能好。
所述前端集流体和后端集流体两侧设置有与侧壁通孔配合的插接部。用插接部插入侧壁中,便于安装。
所述前端集流体包括上盖、与上盖配合的下盖和设置于上盖和下盖之间的镶块,所述镶块两侧端部设置有与侧壁通孔配合的插接部,镶块将前端集流体分割成两个独立的空腔,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两个空腔连通。安装方便,两个独立的空腔能够限制内部冷却液流向,使从进水口进入的冷却液必须经过散热板一侧到达后端集流体后再通过散热板另一侧到达出水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自重较轻同时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沿图2A-A的剖视图;
图4为型材拉伸板的正视图;
图5为连接块的立体图。
其中,1前端集流体,11进水口,12出水口,13上盖,14下盖,15镶块,2型材拉伸板,21侧壁,211通孔,22直流道,3连接块,31插接端,4后端集流体,5插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嘉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嘉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920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液冷系统
- 下一篇:一种环状异形聚合物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