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一体化巡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8816.0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6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黄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米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3/02 | 分类号: | B62D63/02;B62D63/04;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黄景燕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小车 智能 防撞护圈 进气口 智能巡检装置 本实用新型 智能一体化 内部设置 巡检装置 出气口 吸风扇 净化 空气质量传感器 碰撞传感器 安检设备 方形结构 防撞机构 防撞结构 缓冲弹簧 巡检机构 过滤网 净化室 室内部 外侧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一体化巡检装置,属于安检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智能巡检装置本体,所述智能巡检装置本体包括呈方形结构的智能移动小车以及设置在智能移动小车顶部的巡检机构,所述智能移动小车上设置有防撞结构,所述防撞机构包括防撞护圈,所述防撞护圈通过缓冲弹簧与智能移动小车连接,所述防撞护圈外侧壁上设置有碰撞传感器,所述智能移动小车底部设置有进气口,且进气口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智能移动小车内部设置有净化室,且净化室内部设置有吸风扇,所述吸风扇一侧设置有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一侧设置出气口,且出气口内部设置有空气质量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一体化巡检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发展,为了充分利用城市土地地表以及地下的空间,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修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综合管廊即为在城市地下建造的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供热等各种市政管线集中于一处,对各类市政管线实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由于综合管廊内管线众多,且均为重要的城市生活元素,因此需要对综合管廊内部的环境进行实时的监测,并对管廊进行定期巡检,对管廊内设备定期进行检修。
在综合管廊巡检过程中,一般采用人工巡检方法,通过手持式气体检测仪、红外测温仪或者手动抄表方式进行,即在巡检过程中人工读取综合管廊内固定式仪表上的数据,然后再通过办公电脑或者手机终端进行数据提交、人工形成巡检报告;这种巡检方式效率低下,且浪费大量人力。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智能一体化巡检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人工巡检效率低且浪费人力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智能一体化巡检装置,具有巡检效率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一体化巡检装置,包括智能巡检装置本体,所述智能巡检装置本体包括呈方形结构的智能移动小车以及设置在智能移动小车顶部的巡检机构,所述智能移动小车上设置有防撞结构,所述防撞机构包括防撞护圈,所述防撞护圈通过缓冲弹簧与智能移动小车连接,所述防撞护圈外侧壁上设置有碰撞传感器,所述智能移动小车底部设置有进气口,且进气口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智能移动小车内部设置有净化室,且净化室内部设置有吸风扇,所述吸风扇一侧设置有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海绵活性炭过滤网,且海绵活性炭过滤网一侧依次设置有蜂窝活性炭过滤网、光触媒网,所述净化机构一侧设置出气口,且出气口内部设置有空气质量传感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碰撞传感器设置有四个,且碰撞传感器环设于防撞护圈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撞护圈是一种由橡胶材料制成的环状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弹簧设置有四组,且缓冲弹簧均匀环设于防撞护圈内侧壁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巡检机构至少包括摄像头、检测传感器、信号传输器、处理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气口呈漏斗状结构,且出气口、净化机构以及进气口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巡检装置本体上设置有防撞机构,防撞机构包括防撞护圈,且防撞护圈通过缓冲弹簧与智能巡检装置本体连接,当智能巡检装置本体运动过程中发生防撞时,防撞护圈上的碰撞传感器将碰撞信息进行反馈,便于智能巡检装置本体进行下一步运动。
2、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移动小车内部设置净化室,通过净化室内部的吸风扇将外部空气吸进净化室通过净化机构净化再通过出气口排出,防止施工人员的健康受到影响,提高智能巡检装置本体的功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米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米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88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杠杆式机器人悬架结构、机器人
- 下一篇:乘用车副车架柔性定位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