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用安全带的插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7658.7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18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贤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4B11/25 | 分类号: | A44B11/25 |
代理公司: | 11322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舌 内部主体 出入口 紧固 本实用新型 上部外壳 下部外壳 安全带 推出器 引导槽 滑动 按钮 锁板 插扣装置 车辆用 可旋转 下面板 插扣 感测 锁孔 搁置 暴露 警告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用安全带的插扣装置,包括:结合的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在其一侧形成插舌进出的插舌出入口;内部主体,结合在由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形成的内部空间,包括下面板和两侧面板而形成骨架;推出器,其以能够沿着形成在两侧面板的下端的推出器引导槽滑动的方式结合;按钮,其一侧在插舌出入口侧暴露,另一侧以能够沿着形成在两侧面板的按钮引导槽滑动的方式结合;锁板,其可旋转地搁置在内部主体,并且贯穿形成在插入插舌出入口的插舌的锁孔来紧固插舌;和第二插扣警告开关,其结合在内部主体的一侧,感测插入插舌出入口中的插舌是否由锁板正常紧固,通过本实用新型,在安全带非完全紧固的状态下,用户也能够识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固定保障搭乘车辆的乘客的安全的安全带的插扣装置。
背景技术
参照图1和图2,为了搭乘者的安全,车辆具有安全带,通过结合在用于支撑驾驶员的安全带(2)的末端的插舌(T,tongue)与固定在座席(1)上的插扣(10)结合来固定安全带。
图3a至图3b是示意图示插扣(10)的内部结构的图,图3a为插舌(T)没有紧固在插扣(10)的状态,图3b表示正在进行紧固的状态,图3c表示紧固完成后的状态。
如参照可见,当插舌(T)通过形成在插扣(10)的插舌出入口进入时,插舌(T)推动推出器(121)使其后退,配置为能够转动并且由锁簧支撑的锁板(122)的末端插入形成在插舌(T)的锁孔中,锁簧恢复。
完全结束紧固后,锁销(123)前进移动(图示中的右侧),插入设置在插扣(10)的外壳的锁销槽中,由此,将结合后的插舌(T)紧固以免其脱离。
然后,当为了解开安全带而按按钮(124)时,由按钮(124)使锁板(122)向图示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插舌(T)能够从锁板(122)脱离。
另一方面,为了乘客的安全,应当具有:未系带时如图1所示显示点亮且系好时如图2所示熄灭的构件。
以往,安全带是否系好利用感测推出器(121)的移动的方式。
也就是说,插扣(10)内具有形成有端子的警告开关(W/S),随着与推出器(121)结合的滑动件在警告开关上位置移动,通过形成在滑动件的电极与警告开关上的电极的连接,感测推出器的位置,由此,根据推出器的位置判断安全带是否系好。
然而,在如图3b那样的状态、即、在正在紧固的状态或非完全紧固状态下也感测推出器的位置来判断安全带是否系好,而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生推出器的移动,因而会判断为正常系好安全带,而由此如图4所示不产生警告信号。
这样的非完全紧固可能因异物或部件缺陷而发生,使搭乘者无法识别非完全紧固,因而存在裸露于万一发生的事故危险的问题。
记载于上述背景技术的事项仅用于增进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可以包括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以外的事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特许公报第10-2010-0004496号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安全带的非完全紧固状态下也能够使用户识别这种情况的车辆用安全带的插扣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76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