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电池快速充放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5641.8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1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源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嵘光珈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4 | 分类号: | B60L53/14;B60L53/20;B60Q5/00;H01M10/46;H01M10/44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周小芹 |
地址: | 54561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动单元 电池 电池组 固定单元 快速充放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 动力电池 限位位置 变压器 市电 充电 并联充电 充电成本 串联供电 负载供电 向上移动 向下移动 依次设置 转换装置 装置连接 充电桩 电连接 可安装 车型 | ||
1.一种动力电池快速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连接至市电且设置于车辆的变压器上对该车辆的电池组进行充电,并且能以该电池组对该车辆的负载供电;所述的电池组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所述的动力电池快速充放电装置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单元、第一可动单元、第二固定单元、第二可动单元、第三固定单元;其中:
所述的第一固定单元包括第一固定绝缘板、两个第一层导电件,两个第一层导电件彼此相间隔且设置于第一固定绝缘板上,并且分别电连接至第一电池的正极及第二电池的负极;
所述的第一可动单元,包括位于第一固定单元上方的第一可动绝缘板、两个第二层导电件,两个第二层导电件彼此相间隔且设置于第一可动绝缘板上,且分别电连接至第二电池的正极及第一电池的负极,并且分别电连接至变压器的正极和负极;
所述的第二固定单元包括位于第一可动单元上方的第二固定绝缘板及第三层导电件,第三层导电件设置于第二固定绝缘板的下表面上;
所述的第二可动单元,包括位于第二固定单元上方的第二可动绝缘板及两个第四层导电件,该两个第四层导电件彼此相间隔且设置于该第二可动绝缘板上,并且分别电连接至第一电池的正极和第二电池的负极;
所述的第三固定单元,包括位于第二可动单元上方的第三固定绝缘板及两个第五层导电件,该两个第五层导电件彼此相间隔且设置于该第三固定绝缘板上,且电连接至负载;
当第一可动单元及第二可动单元一起向上移动至第一限位位置时,第三层导电件跨接两个第二层导电件而使该两个第二层导电件电连接,并且两个第四层导电件分别与两个第五层导电件电连接,第一电池及第二电池对负载串联供电;
当第一可动单元及第二可动单元一起向下移动至第二限位位置时,两个第二层导电件与第三层导电件分离而彼此不电连接,且分别与两个第一层导电件电连接,并且两个第四层导电件分别与两个第五层导电件分离而不电连接,已电连接至市电的变压器对第一电池及第二电池进行并联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快速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绝缘板、第二固定绝缘板、第三固定绝缘板依次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且第一可动绝缘板套接在第一固定绝缘板、第二固定绝缘板之间的连接杆上可上下自由移动,第二可动绝缘板套接在第二固定绝缘板、第三固定绝缘板之间的连接杆上可自由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快速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电池快速充放电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可动单元及第二可动单元移动的驱动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快速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单元的第一固定绝缘板上设有第一穿孔,第一可动单元的第一可动绝缘板上设有第一螺孔,第二固定单元的第二固定绝缘板上设有第二穿孔,第二可动单元的第二可动绝缘板上设有第二螺孔,第三固定单元的第三固定绝缘板上设有第三穿孔;
所述的驱动单元包括电磁铁和活动螺杆,电磁铁设置于第三固定单元的第三固定绝缘板上方,活动螺杆穿过该电磁铁,其下端依次穿过该第三穿孔、第二螺孔、第二穿孔、第一螺孔及第一穿孔,且分别与第二螺孔、第一螺孔通过螺纹连接,并可在第一穿孔及第二穿孔内自由上下移动;活动螺杆的上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第一卡环与第一限位位置上的第一限位块相配合;第二卡环与第二限位位置上的第二限位块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快速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电池快速充放电装置还包含用于模拟车辆引擎声音的引擎声音模拟器,该引擎声音模拟器电连接于负载及第三固定单元的其中一个第五层导电件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嵘光珈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嵘光珈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564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体式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
- 下一篇:警示型电动汽车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