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面施工塔吊转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1151.0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2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杨泓斌;黄万禧;任张晨;刘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6 | 分类号: | B66F9/06;B66F9/075;B66F9/18 |
代理公司: | 44224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彤<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顺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柱 塔吊 立柱 动力提升装置 建筑构件 底座 一端连接 支撑结构 叉脚 楼面 可伸缩地 危险系数 运作效率 资源等待 第一端 高效率 剪力墙 连接叉 施工 升降 驱动 释放 配合 | ||
楼面施工塔吊转吊装置包括底座、立柱、支撑结构、提升柱、动力提升装置及叉脚;立柱固定于底座上,支撑结构一端连接底座,另一端连接立柱;提升柱可伸缩地设置于立柱,提升柱的第一端连接动力提升装置,提升柱的第二端连接叉脚,动力提升装置用于驱动提升柱升降;叉脚用于转吊建筑构件。一方面释放了塔吊的工作压力,减少了塔吊等待过程中的时间浪费和资源等待,提高了整个项目的运作效率;另一方面降低了塔吊在楼面上调运安装剪力墙中的危险性,采用转吊的方式安装建筑构件,安全性更高;再一方面易于配合施工人员安装建筑构件,安装位置较为准确;又一方面操作人员效率较高,危险系数较小。因此整体具有高效率、精品质及低风险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楼面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楼面施工塔吊转吊装置。
背景技术
塔吊(Tower Crane)是建筑工地上最常用的一种起重设备,又名“塔式起重机”,以一节一节(简称“标准节”)的接高,用来吊施工用的钢筋、木楞、混凝土、钢管等施工的原材料。塔吊是工地上一种必不可少的设备。塔吊尖的功能是承受臂架拉绳及平衡臂拉绳传来的上部荷载,并通过回转塔架、转台、承座等的结构部件式直接通过转台传递给塔身结构。自升塔顶有截锥柱式、前倾或后倾截锥柱式、人字架式及斜撑架式。凡是上回转塔机均需设平衡重,其功能是支承平衡重,用以构成设计上所要求的作用方面与起重力矩方向相反的平衡力矩。除平衡重外,还常在其尾部装设起升机构。起升机构之所以同平衡重一起安放在平衡臂尾端,一则可发挥部分配重作用,二则增大绳卷筒与塔尖导轮间的距离,以利钢丝绳的排绕并避免发生乱绳现象。平衡重的用量与平衡臂的长度成反比关系,而平衡臂长度与起重臂长度之间又存在一定比例关系。平衡重量相当可观,轻型塔机一般至少要3~4吨,重型的要近30吨。目前塔吊吊装在楼面施工应用十分广泛,塔吊吊装如:吊装钢筋网片、剪力墙和PC(precast concrete,混凝土预制件)墙板等。
并且,随着装配式住宅的发展,塔吊吊装更是具有广泛的需求。装配式住宅亦称为住宅工业化,俗称“拼装房”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房屋建造方式,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推进绿色施工方式和提高住宅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住宅建设发展的趋势。装配式住宅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将墙板、楼板、楼梯、阳台、梁柱等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里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用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在一起而建成的住宅,在欧美及日本被称作住宅工业化。
塔吊吊装通常有两种施工形式,一种是塔吊将原材料运送到楼面施工现场绑扎。另一种是在地面成品绑扎完成后使用塔吊运输至楼面后直接吊装。后者较前者效率较高,大大节约了楼面的施工时间,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塔吊对其他楼栋的服务,影响整个项目的施工效率,亦即,塔吊吊装建筑构件,严重影响塔吊为其他楼栋工作的效率,造成资源浪费。但是如用大量塔吊则增加成本且过于密集时容易发生碰撞事故。并且,人工和塔吊配合安装建筑构件时,由于塔吊过大导致精度存在天然缺陷,因此安装位置会存在一定偏差。此外,塔吊吊装整体构件时,塔吊操作人员无法直接观察到楼面吊装情况,需要通过对讲机的实时沟通,效率较低。进一步地,吊装完成后需要人爬到高处,松开吊钩,危险系数较大。
总而言之,现在的塔吊单一的吊装形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工业化生产的高效率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楼面施工塔吊转吊装置。
一种楼面施工塔吊转吊装置,其包括底座、立柱、支撑结构、提升柱、动力提升装置、移动结构、动力行进装置及叉脚;所述立柱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结构的一端连接所述底座,所述支撑结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立柱;所述提升柱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立柱,所述提升柱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动力提升装置,所述提升柱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叉脚,所述动力提升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提升柱升降;所述移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动力行进装置所述移动结构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移动结构移动以带动所述底座平移;所述叉脚用于转吊建筑构件,所述叉脚具有一对悬臂,每一所述悬臂的自由端部设有阻挡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11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