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古筝琴码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9133.9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3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翁行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翁行岳 |
主分类号: | G10D3/04 | 分类号: | G10D3/04;G10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1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通孔 开口斜槽 连接柱 斜槽 本实用新型 古筝琴码 支撑架 上端 更换模块 上端位置 贴合连接 向下延伸 整体更换 嵌入式 人字槽 镶嵌式 延伸 下端 向内 磨损 装入 连通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古筝琴码,包含码体和镶嵌式的码首,码体设支撑架,支撑架上端设延伸块和连接块,连接块顶部内设开口斜槽,开口斜槽下端连接连接块内的安装通孔,安装通孔向下延伸与人字槽顶部连通,码首设连接柱,连接柱设向内延伸的斜槽,斜槽上端位置的底部设搁弦斜槽,码首的连接柱装入安装通孔内并连接,码首上端的梯形与开口斜槽嵌入式贴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磨损后只需更换模块式安装的码首即可,无需如以前般的整体更换,大大降低使用成本和维护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古筝琴码。
背景技术
古筝作为一种传统乐器,越来越广泛被人们使用。顶端加装牛骨或者塑料的搁弦部件,搁弦部件多为手工或机器加工出的一条凹槽,如图6、图7所示:目前市面的古筝琴码为了搁弦斜槽一1006磨损更换方便或者说节省成本和维护费用,大多采用码体一1001和码体二1002嵌入式装配的结构,码体一1001嵌入码体二1002的支撑架一1003内,码体二1002的码首一1004上端设斜槽一1005,斜槽一1005上端设搁弦斜槽一1006,搁弦斜槽一1006磨损后不能使用后,就采用更换码体二1002的方式,类似方式的确是解决了问题,但是成本相对较高,维护成本也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古筝琴码,包含码体和镶嵌式的码首,码体设支撑架,支撑架上端设延伸块和连接块,连接块顶部内设开口斜槽,开口斜槽下端连接连接块内的安装通孔,安装通孔向下延伸与人字槽顶部连通,码首设连接柱,连接柱设向内延伸的斜槽,斜槽上端位置的底部设搁弦斜槽,码首的连接柱装入安装通孔内并连接,码首上端的梯形与开口斜槽嵌入式贴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磨损后只需更换模块式安装的码首即可,无需如以前般的整体更换,大大降低使用成本和维护费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古筝琴码,包含码体和镶嵌式的码首,所述码体设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由人字形的支撑脚一和支撑脚二构成,支撑架上端设延伸块,所述延伸块上端设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部内设开口斜槽,开口斜槽下端连接连接块内的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向下延伸与人字槽顶部连通,所述码首设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向内延伸的斜槽,斜槽上端位置的底部设搁弦斜槽,码首的连接柱装入安装通孔内并连接,码首上端的梯形与开口斜槽嵌入式贴合连接。
所述支撑脚一底部设连接孔,所述支撑脚二底部设调节孔。
所述支撑脚一和支撑脚二上端连接一体、连接端下方设人字槽。
所述斜槽上口大、下口小的三角体。
所述斜槽与搁弦斜槽间有夹角。
所述安装通孔底部设斜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磨损后只需更换模块式安装的码首即可,无需如以前般的整体更换,大大降低使用成本和维护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透视图;
图3为图2中码体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码首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右视图;
图6为码体一的示意图;
图7为码体二的示意图。
图中:码体1、支撑架101、支撑脚一1011、支撑脚二1012、延伸块102、连接块103、连接孔104、调节孔105、人字槽106、安装通孔107、斜孔108、开口斜槽109、码首2、连接柱201、斜槽202、搁弦斜槽203、码体一1001、码体二1002、支撑架一1003、码首一1004、斜槽一1005、搁弦斜槽一100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翁行岳,未经翁行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91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古筝压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小提琴琴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