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快速打磨合模线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6290.6 | 申请日: | 201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7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崔伟文;李杰擂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洲奥利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4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本实用新型 驱动电机 打磨轮 模线 磨合 固定零件 滑动连接 零件加工 安装板 侧外壁 磨砂条 平整度 减小 防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快速打磨合模线的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滑动连接有用于固定零件的安装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固定连接有打磨轮,所述打磨轮的周侧外壁上设置有磨砂条。本实用新型具有减小对零件防水位的平整度造成影响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精度快速打磨合模线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合模线又称溢料线,过量的塑料在模具接合部位流出,切除溢边后仍留下可见的痕迹。
现有的,为了使零件的表面较为美观,一般需要通过人工对合模线进行打磨,工人通过砂纸摩擦合模线,从而除去合模线。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合模线自身的厚度较小,工人在打磨时完全是靠自己的工作经验在进行判断,当打磨时间较短时,合模线不能完全从零件表面抹去;当打磨时间过长,则造成零件表面过度磨损,从而对零件防水位的平整度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快速打磨合模线的装置,具有减小对零件防水位的平整度造成影响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快速打磨合模线的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滑动连接有用于固定零件的安装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固定连接有打磨轮,所述打磨轮的周侧外壁上设置有磨砂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需要对合模线进行打磨时,工人将零件固定在安装板上,然后推动安装板朝打磨轮移动,同时工人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打磨轮转动,打磨轮转动后带动磨砂条移动,在零件靠近打磨轮后,磨砂条对合模线进行打磨,工人对打磨状况进行观察,当合模线消失后,工人将零件移开,从而使打磨效果较好,减小了对零件防水位的平整度造成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通过导向组件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安装块、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的导向杆、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推动安装板移动,安装板移动带动导向块移动,使导向块沿着导向杆移动,当导向块与安装块发生处触碰时,导向块难以移动,从而使得安装板难以移动;当工人确定好导向块与安装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工人不再需要对合模线的打磨进行观察,只需直接推动安装板直至导向块与安装块触碰即可,从而方便了工人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块上开设有套设孔,所述套设孔内固定连接有抵触环,所述抵触环的内壁与所述导向杆的外壁贴合,所述抵触环与所述导向杆均采用金属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和抵触环均采用金属制成,使得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工人能够较为方便而且快速的带动导向块发生移动,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导向块上的基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基板两端的卡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将零件放在基板上,通过卡接块对零件的位置进行限定,当工人带动零件移动时,零件不易在安装板表面滑动,从而减小了打磨误差,使零件在打磨后较为美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块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上设置有粘附层,所述基板通过粘附层固定连接在导向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附层使得导向块与基板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够进行调整,从而适配不同的零件,同时也方便可工人对基板的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洲奥利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亚洲奥利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62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加工磨框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解钛种板液压打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