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手动调节阻尼的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9312.8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0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红;姚东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海川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16 | 分类号: | F16F9/16;F16F9/32;F16F9/34;F16F9/36;F16F9/44 |
代理公司: | 深圳智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6 | 代理人: | 黄秋云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缸 外缸 过油 减震器 过油间隙 手动调节 连通 锥面 本实用新型 调节阀阀芯 弹簧控制 使用寿命 中间阀芯 转动旋钮 工作缸 流通孔 内阀芯 内螺旋 侧开 阀芯 减小 内缸 无级 干涉 配置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手动调节阻尼的减震器,在内缸和外缸之间设置有中间缸,内缸上侧开有流通孔以连通中间缸,中间缸连通外缸,调节阀配置为调节中间缸和外缸之间的过油量,即调节阀设置在中间缸和外缸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利用调节阀调节阻尼,且调节阀作用于中间缸和外缸,不再需要安装在工作缸的底部,不再产生对其它结构的干涉。进一步地,对调节阀进行了改进,过油间隙包括锥面,当操作者转动旋钮时,带动内阀芯在中间阀芯内螺旋前进或后退,以精确调节过油间隙增大或减小,进而精确调节过油量,且能够实现无级地、连续地调节过油量。而且阀芯不再由弹簧控制,在不同工况下调节阀阀芯开启程度能够保持稳定,且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技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手动调节阻尼的减震器。
背景技术
目前,液压减振器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阻尼力主要由各过油孔及阀片产生。现有技术中,由于过油孔孔径以及阀片阻尼固定,阻尼力仅与车身与车轮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有关,不能随着车辆工况的不同而做相应调整,并不能完全满足汽车悬架系统对阻尼力的要求,难以兼顾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在工作缸底部设置调节阀,调节内部的工作缸和外部的储油缸之间过油量的技术,但现有技术仍存在诸多缺陷。例如,仅活塞杆沿一个方向移动时具有调节能力,调节阀安装在工作缸和储油缸底部容易与其他结构形成干涉。例如,调节阀的核心结构多采用弹簧与阀片配合,或者弹簧与球形阀配合,调节精度不高、无法连续调节,以及由于弹簧的弹性特性,在不同工况下调节阀阀芯开启程度难以保持稳定,此外还容易因弹簧易老化而使用寿命短。
此外,现有液压减震器还存在其他缺陷,例如活塞杆在工作缸内处于拉伸行程时减震效果有待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手动调节阻尼的减震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一种可手动调节阻尼的减震器,包括活塞组件、外缸、中间缸、内缸、底阀组件和调节阀,所述底阀组件设置在所述内缸的底部以连通或关闭所述外缸和所述内缸之间的油路;
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和活塞本体,所述活塞杆配置为带动所述活塞本体在所述内缸中滑动,所述活塞本体配置为与所述内缸的缸壁形成对油液的动密封,所述活塞本体具有第一组过油通道、配置为开启与关闭所述第一组过油通道的活塞阀片组件;
所述内缸上侧开有流通孔以连通所述中间缸,所述中间缸连通所述外缸,所述调节阀配置为调节所述中间缸和所述外缸之间的过油量。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阀包括内阀芯、中间阀芯、阀座和旋钮,所述中间阀芯套设在所述内阀芯的外部,所述阀座套设在所述中间阀芯的外部,所述阀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外缸的缸壁外,所述内阀芯的尾部与所述中间阀芯螺纹连接,所述旋钮配置为带动所述内阀芯相对于所述中间阀芯转动的同时所述内阀芯在所述中间阀芯内螺旋前进或后退;
所述内阀芯的首部连通所述中间缸,所述内阀芯的首部外周与所述中间阀芯内壁之间具有过油间隙,所述中间阀芯具有连通所述过油间隙的通孔,所述阀座内设置有连通所述通孔的第二组过油通道,所述第二组过油通道连通所述外缸;
所述内阀芯的首部外周与所述中间阀芯内壁中至少一个具有锥面,使所述内阀芯在所述中间阀芯内螺旋前进或后退时所述过油间隙增大或减小。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阀芯的中部与所述中间阀芯之间设置有第一组密封圈形成对油液的动密封。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缸的缸壁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具有伸入所述外缸的筒体部,所述内阀芯的首部和所述中间阀芯伸入所述筒体部,所述中间阀芯与所述筒体部之间设置有第二组密封圈形成对油液的静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海川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海川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93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双级减震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活塞设计液压缓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