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66kV串补平台测控通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34772.3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1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甄伟;刘树枫;贾有智;吴钢;王浩;张国彦;赵旭;高燕龙;汪廷浩;王立伟;李聪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赤峰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四方华能电网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陆薇薇 |
地址: | 02400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台测控 串并联转换器 通信装置 信号数据 模数信号转换 本实用新型 电压互感器 串联式 转换 数据处理单元 以太网传输 并联数据 测控装置 多路数据 高压配电 依次连接 并联式 同步性 并联 打包 串联 后台 采集 传输 输出 通信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66kV串补平台测控通信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流/电压互感器、模数信号转换单元、FPGA及串并联转换器。通过所述电流/电压互感器和模数信号转换单元采集转换的并联式信号数据经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后,再经串并联转换器转换为串联式信号数据,串并联转换器输出所述串联式信号数据至测控装置后台。前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66kV串补平台测控通信装置,无需并联数据先打包后再经过以太网传输,而是先在本地对多路数据进行并联至串联的转换后再进行传输,极大的保证了数据的同步性,减少了工作的繁杂程度,是高压配电串补平台测控通信方法技术上的一大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配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66kV串补平台测控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66kV配电网作为在配电网中的主网,负责接受高压电源提供的电能,向低压电网分配电力,直接向大用户供电,在城市配电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66kV配电网为代表的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系统中,随着输电距离的增加,其输送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而交流输电系统的串联电容器补偿技术(简称串补技术)是解决这个问题、提高送电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非常大的经济价值。目前在世界各国电力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串补技术是将电力电容器串联于交流输电系统中,补偿交流输电线路的部分感性阻抗,从而达到增加线路输送容量、提高系统稳定性、降低网损、节约投资等目的。
目前,串补技术所用串补装置中的控制保护系统均采用了一体化设计思想,将控制和保护在同一套装置内实现,如图1所示为典型的三相串补装置,A、B、C分别为一相,来自各平台的信号数据经传输线传入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即集成了测控功能。保护装置的内部数据传输方式通常如图2所示,UA、UB、UC、IA、IB、IC六类信号分别来自A、B、C三相平台,分三路并联输入,输入的信号先经过多路采样保持(图中未示出),再经过电流/电压互感器(CT/PT)11以及模数信号转换单元(A/D)12,再将信号数据经总线先传入中央处理器(CPU)13进行打包处理,多路数据传输至测控装置的过程中需保证传输的同步性,再将CPU处理后的打包数据传输给远端。
由于三相串补装置分布在三相平台中,在测控过程中需要分别由三条传输线路将并联的六类测控数据传输到测控装置后台,现有技术的装置中,该传输过程采用远端传输方式实现,无法完全保证三相数据的同步,增加了串补平台测控的通信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串补技术中测控过程三相信号远端传输难以保证数据同步的问题,提供一种66kV串补平台测控通信装置,可保证三相的多类信号数据传输同步,使测控过程中的数据远端传输变为近端传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66kV串补平台测控通信装置,将采集自三相串联补偿平台的并联式信号数据先转换为串联式数据后,再传输至测控装置后台。所述66kV串补平台测控通信装置,包括电流/电压互感器和模数信号转换单元,所述电流/电压互感器输出端连接所述模数信号转换单元,来自三相串联补偿平台的多类信号并联输入所述电流/电压互感器,经所述模数信号转换单元转换为并联式信号数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处理单元和串并联转换器,所述模数信号转换单元输出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输出端连接所述串并联转换器,其中:
所述并联式信号数据经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后,再经所述串并联转换器转换为串联式信号数据;所述串并联转换器输出所述串联式信号数据至测控装置后台。
优选地,所述数据处理单元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其中,FPGA是在PAL、GAL、CPLD等可编程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是作为专用集成电路领域中的一种半定制电路而出现的,既解决了定制电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编程器件门电路数有限的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赤峰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四方华能电网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赤峰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四方华能电网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347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拔控制电路及显示面板的点灯治具
- 下一篇:一种基于树莓派的一体化扩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