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壳体上铆钉表面缺陷在线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17220.1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7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谢小辉;佟岩;吴桂林;黄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航天计量测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89 | 分类号: | G01N21/89;G01B11/2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安装基础 表面缺陷 三维移动 旋转组件 铆钉 壳体 在线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大壳体 轮廓扫描技术 计算机连接 产品研制 机器视觉 技术手段 壳体旋转 快速检测 铆钉铆接 图像处理 现场检测 在线检测 组件带动 铆接 自动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壳体上铆钉表面缺陷在线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基础,待检测的壳体放置在安装基础上,在所述安装基础上设置有旋转组件以及三维移动组件,所述待检测的壳体安装在旋转组件上,在所述三维移动组件上设置有检测单元,在检测过程中,所述三维移动组件带动检测单元在X、Y、Z三个方向上运动,所述旋转组件带动壳体旋转,所述检测单元与计算机连接,所述检测单元用于识别壳体上铆钉表面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机器视觉,利用图像处理和轮廓扫描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实现对铆钉铆接点的各种缺陷的在线检测,从而实现了铆接质量的快速检测,提高了检测过程的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增加了检测可靠性,满足多型号产品研制、批产的现场检测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尺寸壳体上铆钉表面缺陷现场在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型号产品弹(箭)体结构件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壳体,分为筒段式舱段和壁板式舱段两种。根据产品设计需要,在壳体上布置多达近万个铆接点,用于蒙皮与端框、中框、桁条之间的连接。铆接质量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性能、疲劳强度和可靠性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壳体表面的近万个铆接点,需要按照Q-Y444-2011标准检测实心铆接墩头的直径和高度,观测实心铆接墩头表面是否有裂纹,筛选并标识出有缺陷的铆接点的坐标位置。
目前的检测方式存在一些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目前采用固定尺寸的检测样板加目视综合检测方法,抽查数量少于每排铆钉总数10%。由于每个大壳体均有近1~3万个的铆接点,铆钉质量评判数量巨大,受铆接结构空间限制、光线照射角度及强度影响、目视检查经验技能水平影响,铆接质量检出率较低,存在质量隐患。
(2)目前检测手段中虽然部分采用了检测设备自带的处理程序,但由于数据量大、检测点位多,数据结论部分的记录及处理采用人工方式,分析判定过程繁琐且易出错。
由此可见,现有壳体的检测过程存在诸多弊端,其检测手段不适应产品的批量化生产,满足不了快速、集成的现场检测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铆接质量的快速检测,提高检测过程的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增加检测可靠性,满足现场检测需求的大壳体上铆钉表面缺陷在线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壳体上铆钉表面缺陷在线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基础,待检测的壳体放置在安装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基础上设置有旋转组件以及三维移动组件,所述待检测的壳体安装在旋转组件上,在所述三维移动组件上设置有检测单元,在检测过程中,所述三维移动组件带动检测单元在X、Y、Z三个方向上运动,所述旋转组件带动壳体旋转,所述检测单元与计算机连接,所述检测单元用于识别壳体上铆钉表面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壳体上铆钉表面缺陷在线检测装置,其所述三维移动组件通过悬测杆与至少一组检测单元连接,每组检测单元包括辅助相机、主相机、轮廓扫描传感器和接近开关传感器,所述辅助相机和主相机构成图像采集单元,所述轮廓扫描传感器用于扫描铆钉墩头尺寸。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壳体上铆钉表面缺陷在线检测装置,其所述主相机与多个辅助相机通过工装夹具连接在一起并均匀分布在同一球面上,所述主相机位于正中间,所述主相机与辅助相机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60°,所述轮廓扫描传感器位于主相机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壳体上铆钉表面缺陷在线检测装置,其所述三维移动组件包括X轴纵梁组件、Y轴横梁组件以及Z轴竖梁组件,所述Y轴横梁组件和Z轴竖梁组件整体相对于X轴纵梁组件在X方向移动,所述Z轴竖梁组件相对于Y轴横梁组件在Y轴方向移动,所述Z轴竖梁组件通过悬测杆与检测单元连接,并带动检测单元在Z轴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航天计量测试研究所,未经四川航天计量测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172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极片的毛刺检测装置
- 下一篇:OCR字符循环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