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鱼尾板及轨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07816.3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7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之冰;侯献智;彭旭涛;麻夏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高铁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1/04 | 分类号: | E01B11/04;E01B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体 鱼尾板 安装通孔 轨道系统 内侧壁 贴合 绝缘体 聚氨酯本体 聚氨酯材料 两端开口 内部中空 铁路器材 维修费用 故障点 聚氨酯 绝缘件 钢材 体内 申请 制作 配合 | ||
本申请涉及铁路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鱼尾板及轨道系统,鱼尾板包括:本体及支撑体;本体为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结构,支撑体设置在本体内,且支撑体的一侧壁与本体的一内侧壁相贴合,支撑体的相对的另一侧壁与本体的相对的另一内侧壁相贴合;本体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安装通孔,支撑体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第二安装通孔,且第一安装通孔与第二安装通孔相连通;本体为聚氨酯本体;支撑体为聚氨酯支撑体。可见,本体以及支撑体均采用聚氨酯材料制作而成,使得两者均成为良好的绝缘体,使得鱼尾板可直接使用,无需在配合绝缘件,减少了故障点,也减少了维修费用,节省了钢材,此外,由于在本体内设置有支撑体,增强了鱼尾板整体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铁路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鱼尾板及轨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鱼尾板(轨道接头夹板)俗称道夹板,在轨道接头处起连接作用,是一种用于轨道与轨道之间连接使用的连接紧固件,且使用时,钢制鱼尾板和5mm厚的槽型绝缘板、绝缘管、绝缘垫圈等散件配合使用,以防止钢制鱼尾板连电,但在运输繁忙列车车辆碾压冲击下,绝缘散件容易受损,使得钢制鱼尾板产生连电现象,往往会影响轨道电路正常工作,进而影响列车运行安全,此外,现有的鱼尾板多为横截面为凹槽状的单板结构,强度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尾板及轨道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钢制鱼尾板在使用时容易产生连电现象,往往会影响轨道电路正常工作,进而影响列车运行安全,此外,现有鱼尾板多为横截面为凹槽状的单板结构,强度差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鱼尾板,包括:本体以及支撑体;其中,所述本体为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结构,所述支撑体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且所述支撑体的一侧壁与所述本体的一内侧壁相贴合,所述支撑体的相对的另一侧壁与所述本体的相对的另一内侧壁相贴合;所述本体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安装通孔,所述支撑体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第二安装通孔,且所述第一安装通孔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相连通;所述本体为聚氨酯本体;所述支撑体为聚氨酯支撑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体与所述本体卡接在一起;或所述支撑体与所述本体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为条状结构;所述支撑体为截面为方形的条状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一外侧壁面为弧形曲面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通孔以及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与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相一一对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体的第三侧壁面与所述本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且所述支撑体的第三壁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鱼尾板还包括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外露于所述安装槽的智能终端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鱼尾板还包括多个卡扣,多个所述卡扣均设置在所述支撑体的端面上,且多个所述卡扣沿着所述安装槽的周向排布。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体的第三侧壁面与所述本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鱼尾板还包括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设置在所述支撑体的第三壁面,所述智能终端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支撑体的第三壁面胶粘在一起。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轨道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鱼尾板,因而,具有该装置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轨道系统还包括多条轨道以及垫片;其中,任意相邻的两条轨道相对接在一起,且所述鱼尾板设置在相对接处的一侧,且所述鱼尾板分别通过紧固件与相邻的两条轨道相连接;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鱼尾板远离所述轨道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高铁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高铁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078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