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货出货机构以及自动售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8245.8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5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山;刘韵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1/00 | 分类号: | G07F11/00;G07F11/24;G07F11/54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1 | 代理人: | 许冲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货单元 驱动电机 出货 自动售卖机 出货机构 本实用新型 独立旋转 货格 出货流程 堆叠布置 工作负荷 环状排布 数量一致 门板 仓门 两层 存储 电机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售卖机领域,公开了一种储货出货机构以及自动售卖机,所述的储货出货机构包括:储货机构,包括至少两层堆叠布置的储货单元,且每一层储货单元相对于其它层储货单元均能独立旋转,所述的储货单元具有多个用于存储待售货物的储货格,各储货格顺次按环状排布;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的数量与所述储货单元的数量一致,各驱动电机分别用于驱动相应层的储货单元旋转。由于每层储货单元相对于其它层储货单元是可以独立旋转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出货时,仅旋转出货层的储货单元,其他非出货层是不会旋转的,旋转到位后打开出货层的仓门门板即可完成出货流程,由于驱动电机仅需带动一层储货单元旋转,所以能大大减轻电机的工作负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售卖机领域,尤其涉及自动售卖机中的储货出货机构。
背景技术
申请人于2018年11月29日申请了一件名为自动售卖机以及移动式自动售卖机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8114476435。在该专利中,如图1-4所示,自动售卖机的储货机构1由三层储货单元11构成,各层储货单元11均包括若干个按环形排布的用于存储待售货物的储货格1101,储货格1101是由固定于托板1102上方的隔板1103分隔而形成的;储货机构1由储货机构驱动装置2带动在固定顶板51和固定底板52之间旋转,储货机构驱动装置2包括第一电机21和旋转轴22,第一电机21固定于所述固定顶板51的顶部,第一电机21与旋转轴22传动连接以驱动旋转轴22转动,旋转轴22与各托板1102固定连接,从而当第一电机21工作时,旋转轴22可通过各托板1102带动三层储货单元11一起旋转;另外,储货机构1的外层设置有储货机构外壳32,储货机构外壳32上开设有出货口31,如图2所示。
上述的自动售卖机,其出货流程是按如下方式进行的:
如图3所示,顾客购买货物前,出货口31是由仓门机构4的第一门板41遮挡住的,顾客购买货物后,出货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调整货物位置:储货机构驱动装置2的第一电机21驱使各层储货单元11一起旋转,将需要出货的货物所在的储货格1101旋转至与出货口31正对的位置;
第二步,打开仓门:仓门机构4的第二电机42工作,带动用于遮蔽出货口31的第一门板41向一侧转动,以使出货口31露出(即打开出货口31),如图4所示,中间层储货单元11的第一门板41即为打开状态;
之后,顾客便可透过露出的出货口31将所购买的货物取走。
在上述申请人所申请的自动售卖机中,第一电机21工作时,旋转轴22会带动三层储货单元11一起同步旋转,而出货时又仅选择其中某一层储货单元中某一储货格内的货物出货,因此其他非出货层的储货单元11是完全可以不随出货层同步旋转的。
对此,针对上述一轴带动三层储货单元同时旋转的结构,申请人认为有必要设计一种储货单元分层独立旋转的结构,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电机的工作负载,另一方面也可以优化出货流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货单元能分层独立旋转的储货出货机构及安装有该储货出货机构的自动售卖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货出货机构,用于自动售卖机,包括:
储货机构,包括至少两层堆叠布置的储货单元,且每一层储货单元相对于其它层储货单元均能独立旋转;所述的储货单元具有多个用于存储待售货物的储货格,各储货格顺次按环状排布;
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的数量与所述储货单元的数量一致,各驱动电机分别用于驱动相应层的储货单元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82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