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假肢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70181.0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5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陆汉林;吴胜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恒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54 | 分类号: | A61F2/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逯恒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件 牵引线 假肢 假手 接受腔 前臂 本实用新型 内部设置 张紧状态 地连接 可转动 控制索 上臂 套在 佩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假肢,包括驱动件和内部设置有接受腔的主体,其中,所述驱动件用于安装在用户的上臂上,所述接受腔用于套在用户的前臂上;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主体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主体的顶部,所述主体的底部用于安装假手;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假手的牵引线,其中,所述牵引线的末端与假手上的控制索相连;所述牵引线的前端连接于所述驱动件上,所述牵引线始终处于张紧状态。该假肢佩戴方便,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假肢。
背景技术
假肢就是用工程技术的手段和方法,为弥补截肢者或肢体不完全缺损的肢体而专门设计和制作装配的人工假体,又称“义肢”。它的主要作用是代替失去肢体的部分功能,使截肢者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其适用对象一般为因疾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运动创伤等原因的截肢者。
现有的假肢多配套使用索控式的假手,同时,假肢都需套在肩部,通过肩部及身体大幅度的运动才能拉动假手上的控制索,才能实现假手的开合并完成握持、松开等动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假肢,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假肢,包括驱动件和内部设置有接受腔的主体,其中,所述驱动件用于安装在用户的上臂上,所述接受腔用于套在用户的前臂上;
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主体可转动地连接;
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主体的顶部,所述主体的底部用于安装假手;
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假手的牵引线,其中,所述牵引线的末端与假手上的控制索相连;
所述牵引线的前端连接于所述驱动件上,所述牵引线始终处于张紧状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件上设置有2个插接通孔,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接通孔一一对应的插接座;
所述插接通孔内转动设置有活动扣,所述活动扣穿过所述插接通孔插入所述插接座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用于穿入所述牵引线的穿线通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牵引线的前端的固定件;
所述固定件包括卡扣或螺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线的末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控制索的衔接件;
所述穿线通道包括滑动腔,所述滑动腔位于所述主体的底部;
所述衔接件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腔内设置有回复件,所述回复件用于驱使所述衔接件远离所述主体的顶部以使所述牵引线张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可拆卸连接假手的连接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插入并连接所述假手的立柱;
所述立柱内沿所述立柱高度方向滑动设置有拉杆,所述立柱的侧壁设置有置球孔,所述置球孔内活动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假手的弹珠,其中,所述拉杆顶住所述弹珠并使其局部凸出于所述立柱的外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杆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弹珠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弹珠凸出于所述立柱的外表面的高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复位件,其中,当所述弹珠落入所述凹槽内时,所述复位件用于提供作用力驱使所述弹珠与所述凹槽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恒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恒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701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颗粒骨植骨器
- 下一篇:一种生物电传感器及假肢接受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