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面板触点装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57628.0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9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覃方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恺杰汽车塑料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内饰 装配设备 触点 能级 本实用新型 流水线机构 装配自动化 自动化装配 机械设备 夹取机构 整体操作 装配机构 装配效率 生产成本 装配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内饰面板触点装配设备。一种汽车内饰面板触点装配设备,包括型材流水线机构、Y轴移动及夹取机构、供料及装配机构。同现有技术相比,装配自动化技术能级得到非常大的提升,整体操作简单、自动化装配,适宜于大批量生产;大幅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确保了产品质量一致性、装配效率提升、节省了装配人工、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内饰面板触点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内饰面板中牵涉到触点的装配,采用传统人工装配节拍长、易产生漏装、装配不到位、外观缺陷等质量风险,装配节奏慢、投入操作人员数多、不适于大批量生产。因此需要设计、制造、开发专门的自动装配设备,来提升装配效率及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汽车内饰面板触点自动装配,人工倒入每班生产用触点产品后,供料机构对其进行自动供料,通过一段直振段对触点产品进行缓冲装配,触点产品到位后,装配机构自动进行装配,Y轴移动模组对面板产品进行自动夹取、移动,使其触点产品自动装配到面板卡槽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汽车内饰面板触点装配设备,包括型材流水线机构、Y轴移动及夹取机构、供料及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型材流水线机构后部的上方设有Y轴移动及夹取机构,型材流水线机构后部的右侧设有供料及装配机构;所述的型材流水线机构包括铝合金型材、支撑台面、传动电机、传输皮带、产品定位胎具、载板、传感器、阻挡气缸、连接块、顶升气缸、导柱,铝合金型材的顶部设有支撑台面,位于支撑台面的中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传输皮带,位于传输皮带的前侧下方通过电机连接件连接传动电机,位于传输皮带的后侧下方的铝合金型材上设有顶升气缸的一端,顶升气缸的另一端连接连接块的底部,连接块的顶部四周分别连接导柱的一端,导柱的另一端上方设有载板,载板上设有产品定位胎具;所述的Y轴移动及夹取机构包括上连接板、另一导柱、固定板、Z轴第一段气缸、Z轴第二段气缸、下连接板、夹紧气缸、夹手、Y轴导轨、Y轴气缸、支撑钢板、支撑铝合金型材,位于传输皮带后侧的支撑台面上连接四根支撑铝合金型材的一端,四根支撑铝合金型材的另一端连接支撑钢板,所述的支撑钢板的中部设有方形孔,位于方形孔后侧的支撑钢板上设有Y轴导轨,所述的Y轴导轨通过滑块连接固定板的一端,固定板的另一端连接Y轴气缸;固定板上固定Z轴第一段气缸,所述的Z轴第一段气缸的伸出轴贯穿固定板与Z轴第二段气缸连接, Z轴第二段气缸的伸出轴连接夹手;所述的供料及装配机构包括圆形振动盘、支撑架、直振器、支撑平台、光纤传感器、限位块、支撑件、支撑固定胎具、导杆、夹紧定位块、直线气缸、顶料气缸,位于Y轴移动及夹取机构的后侧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内圆形振动盘,位于支撑架的前端连接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设有支撑件,所述的支撑件呈n型结构;所述的圆形振动盘的输出端连接直振双通道滑道的一端,直振双通道滑道的另一端位于支撑架的下方,并且位于直振双通道滑道的另一端的左侧设有光纤传感器及限位块,光纤传感器及限位块与支撑件连接;位于直振双通道滑道的另一端下方设有夹紧定位块的一端,夹紧定位块的另一端通过气缸连接件连接顶料气缸的伸出轴,顶料气缸固定在支撑平台上。
位于支撑台面下方的铝合金型材上设有钣金封板。
位于支撑台面下方设有电控箱。
位于铝合金型材的底部设有支撑脚滚轮及支撑脚杯。
位于传输皮带的前侧设有连杆,连杆上设有阻挡气缸,阻挡气缸的一侧设有传感器。
所述的Y轴气缸位于方形孔前侧的支撑钢板上。
位于Z轴第一段气缸的外侧设有上连接板,所述的上连接板为方形环结构,上连接板的底部四周分别连接另一导柱的一端,另一导柱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板与下连接板连接,所述的下连接板上设有Z轴第二段气缸,Z轴第二段气缸的伸出轴贯穿下连接板与夹手连接。
所述的夹手的顶部连接设有夹紧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恺杰汽车塑料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恺杰汽车塑料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576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