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抛光棍的高效大米抛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49764.5 | 申请日: | 2018-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7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钟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金福米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B3/04 | 分类号: | B02B3/04;B02B1/08;B02B7/02;F26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抛光辊 抛光管 连接轴 齿轮 本实用新型 大米抛光机 抛光装置 输送装置 上套 电机输出轴 齿轮配合 抛光作业 转动连接 抛光 内壁 连通 电机 大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抛光棍的高效大米抛光机,包括机体和抛光装置,抛光装置包括输送装置及与输送装置连通的抛光管,机体的一侧嵌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上套设有第一齿轮,抛光管内设有三根抛光辊,抛光辊的两侧均固设有连接轴,三根抛光辊两侧的连接轴分别与抛光管两侧的内壁转动连接,三根抛光辊一侧的连接轴上套设有第二齿轮,三根抛光辊的第二齿轮均与第一齿轮配合,三根抛光辊的表面相互接触,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三根抛光辊可以使大米在一个抛光管内就能充分的抛光,不需要多次进行抛光作业,高效又节省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抛光棍的高效大米抛光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机械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现在对大米的抛光作业已经从原来的人工抛光转为了使用大米抛光机进行抛光。大米抛光机能除去黏在大米表面的糠粉,让大米表面晶莹光洁。
现有的抛光机对大米的抛光处理都比较一般,不能让大米进行充分的抛光。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6304789U中公开了一种能让大米充分抛光的一种大米抛光机,包括大米抛光机主体,所述大米抛光机主体的顶部安装有喂料斗,且大米抛光机主体的内部位于喂料斗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推送器,所述第二推送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抛光仓,所述第一抛光仓的顶部安装有分流器,所述分流器的底部设置有高压喷水头,所述第一抛光仓的内部安装有碾压辊,且第一抛光仓的下方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推送器,所述第一推送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抛光仓,所述第二抛光仓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上设置有滤网,所述大米抛光机主体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水泵。该实用新型设计了两个抛光仓,让大米进行两次抛光,使大米能够被充分的抛光。
然而,让大米进行两次抛光作业会损耗更多的时间,降低了大米抛光的效率。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抛光棍的高效大米抛光机,具有能够快速高效的让大米能够被充分抛光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抛光棍的高效大米抛光机,包括机体和抛光装置,所述抛光装置包括输送装置和与输送装置连通的抛光管,所述机体的一侧嵌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抛光管的一侧侧壁,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上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抛光管内设有三根抛光辊,三根所述抛光辊呈品字形放置,所述抛光辊的两侧均固设有连接轴,三根所述抛光辊两侧的连接轴分别与抛光管两侧的内壁转动连接,三根所述抛光辊一侧的连接轴上固设有第二齿轮,三根所述抛光辊的第二齿轮均与第一齿轮啮合,三根所述抛光辊的表面相互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转动带动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三个第二齿轮相啮合,带动三根抛光辊同时进行转动,让抛光辊开始工作;三根抛光辊能与抛光管内的大米充分接触,让大米在三根抛光辊之间多次通过,使三根抛光辊能多次对大米进行抛光作业,让大米能充分抛光,只需要经过一次抛光管,实现快速高效的对大米进行充分的抛光。
作为优选,三根所述抛光辊的结构相同,所述抛光辊的表面设有一层抛光层,所述抛光层的表面粗糙,所述抛光层使用弹性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抛光层具有弹性能让大米陷入到抛光层中,大米表面与抛光层充分接触,且让大米不容易破碎,粗糙的抛光层表面能更好的磨去大米表面的糠粉,使大米能更好的进行抛光。
作为优选,所述抛光层的表面设有环槽,所述环槽沿抛光辊长度方向螺旋缠绕在抛光层的表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状的环槽能在一定程度上将大米推向一侧,并且三根抛光辊表面的环槽不会重叠,大米陷在环槽中也能进行抛光,不会影响到抛光,实现对大米的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金福米业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金福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497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