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二次补气装置的补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39612.7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5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邹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7/23 | 分类号: | F02M7/23;F02M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张清 |
地址: | 52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滤器 二次补气装置 补气 连通 进气口 发动机进气 补气管 出气端 负压口 进气端 排气口 发动机 摩托车 摩托车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 发动机排气 进气谐振腔 补气管道 对向设置 工作性能 进气噪声 滤芯组件 化油器 接入口 进气管 分隔 进气 隔离 保证 | ||
1.一种摩托车二次补气装置的补气结构,包括摩托车发动机(1)、空滤器(2)和二次补气装置(3),所述空滤器(2)被滤芯组件隔离为脏腔(21)和净腔(22),脏腔(21)具有空滤器进气端(23),净腔(22)具有空滤器出气端(24),所述空滤器出气端(24)经进气管(8)、化油器(4)连通发动机进气端(11),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补气装置(3)具有进气口(31)、负压口(32)和排气口(33),其负压口(32)连通发动机进气端(11),排气口(33)连通发动机排气端(12),所述二次补气装置的进气口(31)通过补气管(5)连通空滤器脏腔(21),所述补气管(5)的接入口(51)与所述空滤器进气端(23)对向设置,使所述脏腔(21)成为补气管道上的进气谐振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补气装置(3)的排气口(33)通过连接管(7)连接至气缸头盖(13),连接管(7)的接入位置接近气缸头(14)内的燃烧室出气口,再经气缸头(14)内的排气通道通向所述发动机排气端(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7)包括连接在所述气缸头盖(13)上的铜管段(72)以及连接在排气口(33)上的橡胶管段(73),所述铜管段(72)绕行至与远离气缸头的所述橡胶管段(73)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3961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