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轮润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39200.3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5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仲晰;余锁成;王勇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凯荣船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1/00 | 分类号: | F16N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龙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0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31583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轴承 固定螺栓 润滑脂腔 安装孔 轮体 本实用新型 润滑结构 润滑脂 注油孔 轮轴 车架安装板 润滑脂储存 盖板覆盖 轮轴中央 使用寿命 维修成本 右盖板 左盖板 加注 均充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轮润滑结构,用于车轮内部轴承的润滑,车轮包括轮轴、轴承和轮体,轮轴中央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右端连接有固定螺栓,车轮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于车架安装板上,固定螺栓中央设有注油孔,轮体左侧嵌设有左盖板并形成左侧润滑脂腔,轮体右侧嵌设有右盖板并形成右侧润滑脂腔,左右侧润滑脂腔内均充注有润滑脂,本实用新型利用左右盖板覆盖在轮轴两端形成左右侧润滑脂储存腔,并通过安装孔和注油孔与外部相接,使轴承加注润滑脂变得非常方便,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也极大降低了维修成本和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车轮,尤其涉及到一种注油方便的车轮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对船用机舱行车等用于恶劣工作环境的设备,需保证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为了防止外部泥水杂质对车轮的损害,其使用的车轮轴承普遍采用带防尘圈的轴承,虽然防护效果较好,但由于空间狭窄等原因,无法及时对轴承进行润滑脂加注和保养,如果轴承内部润滑脂变质或干涸,造成润滑效果变差,容易导致车轮耗能增大或卡死,影响车轮寿命,只能整体更换轴承,给保养和维修带来诸多不便,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密封的轴承在高温环境下油脂膨胀气化产生的油雾也不能及时排出,造成轴承压力升高而产品漏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车轮轴承无法及时加注润滑脂、降低轴承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注油方便的车轮润滑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轮润滑结构,用于车轮内部轴承的润滑,所述车轮包括轮轴、轴承和轮体,所述轴承的内圈套设于轮轴上,所述轮体套设于轴承的外圈上,轮轴中央设有贯通轮轴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右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车轮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于车架安装板上,固定螺栓的中央设有贯通螺栓的注油孔,所述轮体的左侧轮面中央设有环形的左侧凹槽,左侧凹槽内嵌设有左盖板,所述左盖板内表面与左侧凹槽内表面之间形成左侧润滑脂腔,轮体的右侧轮面中央设有环形的右侧凹槽,右侧凹槽内嵌设有右盖板,所述右盖板中央设有与轮轴直径相吻合的通孔,右盖板内表面与右侧凹槽内表面之间形成右侧润滑脂腔,左侧润滑脂腔和右侧润滑脂腔内均充注有润滑脂,利用左右盖板覆盖在轮轴两端形成左右侧润滑脂储存腔,并通过轮轴安装孔和固定螺栓的注油孔与外部相接,使轴承加注润滑脂变得非常方便,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也极大降低了维修成本和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轴承为两件,两件轴承之间设有挡圈,所述轮轴的左端部设有轴挡圈,挡圈能保证轴承安装准确和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左盖板内表面边沿设有左凸缘,所述左凸缘顶面抵压所述轴承外圈的左侧端面,所述右盖板内表面边沿设有右凸缘,所述右凸缘顶面抵压轴承外圈的右侧端面,左右盖板上的凸缘能抵压轴承端面,防止轴承偏移窜动,提高转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左盖板内表面与所述轮轴的左端面间距为1~2mm,使左侧润滑脂腔与轮轴安装孔之间不会堵塞,便于外部加注的润滑脂能快速进入并填满空隙。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孔壁与所述轮轴表面的间隙为0.2~0.5mm,合适的间隙既能防止右盖板与轮轴表面的摩擦,延长使用寿命,又能起到腔内排气的作用,防止腔内润滑脂在高温下气化产生的油雾引起腔内压力升高而导致润滑脂泄漏。
作为优选,所述注油孔的孔口处连接有注油嘴,便于润滑脂的加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左右盖板覆盖在轮轴两端形成左右侧润滑脂储存腔,并通过轮轴安装孔和固定螺栓的注油孔与外部相接,使轴承加注润滑脂变得非常方便,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也极大降低了维修成本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轮轴,11.安装孔,2.轴承,3.轮体,4.固定螺栓,41.注油孔,5.车架安装板,6.左盖板,7.右盖板,8.挡圈,9.轴挡圈,10.注油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凯荣船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凯荣船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39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润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焊丝抛光拉拔的自动润滑装置